神池道情是一种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弯八转”之称。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沿,是通往陕西、内蒙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悠久。神池道情,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我国俗曲道情的一个分支,是道情艺术花苑中一簇璀璨艳丽的鲜花。
神池道情历史悠久,有一些曲调,是盛行于唐代、宋代、元代时的词牌。像“要孩儿”、“西江月”等,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格式。在唱腔上,又揉进了地方戏曲的某些音乐特色,如“流水”、“介板”等,主要是汲取了山西北路梆子的音乐。有些曲子,则吸收了民歌中的营养,然后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道情艺术,可称的上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流布地域最广阔、活动最普遍、遗产最丰富的一个全国性剧种(曲种),而神池道情就是这个古老而庞大的艺术宗族中之一员。神池道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坐腔道情”、“过街道情”、“风搅雪道情”,最后达到独立成戏的“戏曲道情”几个阶段。随着地方戏曲的兴起,道情艺人不断地向各小剧种以及梆子戏学习。神池的著名道情艺人阎二挠、石锁仁等都曾搭北路梆子戏班学戏,使神池道情在音乐方面有了较大发展。
神池道情音乐分为唱腔、曲牌、锣鼓经三大部分,其丰富的唱腔音乐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故素有“道情七十二调”之说。神池道情音乐的调性又分为“正调”和“反调”两种,唱腔的节奏形式包括艺人口中的“单梆子”和“双梆子”。其演唱特色,一是多用“虚词”、“重句”;二是说唱色彩较强,似唱似念,字重腔轻;三是润腔多用倚音、滑音等装饰音,尤以旦角为著。神池道情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最早的特色乐器是渔鼓、简板。成戏后,简板被鼓板所代替,渔鼓仍沿袭至今,由司锣兼奏。
神池道情,伴奏乐队也分为“文”与“武”场。文场中,主要乐器有笛子、呼呼、四胡;武场中,有鼓板、大锣、大钗等。随着时代的变化,中西乐器的结合,又逐渐加进了笙、大提琴等中西乐器,增强了乐队的音乐表现力。形成活泼、欢快热烈的气氛,以它淳朴、清新的音乐特色和夺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获得了山西北部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
当我们沿着当年丘处机东行的黄土故道去追寻那逝去的遗响时,你会发现,神池每一村、每一户的人都会唱道情。神池道情这枝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让人们同时领略了独具韵味的艺术特质和文化传承的双重魅力。
五寨面鱼是山西五寨县的汉族特色手工艺品。捏面鱼,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经过艺术处理的面鱼,自然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用途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了。
捏面鱼,过去在五寨县内是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才捏的。相传这是由于在元代时,为了反对元代统治者残暴统洽,群众自发地拿捏面鱼传递消息,借传送面鱼,到农历八月十五起事,完成杀鞑子的任务。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谚:“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这种捏面鱼的活动在五寨便流传开来。
如今的农历七月十五,已成为五寨县民间面捏、面塑的展览日,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中极有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五寨县内探亲、访友,互相赠送面捏珍品,互相比试面捏技巧、面捏工艺,互竞技巧,已成为普通风俗。
捏面鱼,有着吉庆的含意。五寨县地处黄河东岸,捏面制鱼形,有着“鲤鱼跳龙门”、逢凶化吉、百事通达的含义。
时间的推移,使捏面鱼活动也有了新的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如今的七月十五,还有着新麦归仓、欢庆丰收、品尝新麦的含意在内。在五寨县的乡下,农民们磨出上等的白面面粉,各家互相邀请村中邻里、大闺女、巧媳妇,在家中捏面鱼。
时代不同了,七月十五也就不光是捏面鱼儿。如今,除去捏各种各样的面鱼:鲤鱼、鲢鱼、鲫鱼、草鱼外,开始捏制其它类型的面捏制品。如今的面鱼,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达到一个面鱼要用二至三斤发起的白面提制一个成品,而最小的,也有象小指那样的金鱼。
除去捏面鱼,还捏制瓜果类、花草类、动物类、禽鸟类、人物类等多种类型的面鱼儿。
瓜类面鱼,是以西瓜、香瓜、冬瓜、南瓜及水果中的梨、苹果、山楂等品种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有些做为瓜果桃李馈赠亲友,也做供品。也有的与人物面鱼捏放到一起使用。像“八戒吃瓜”、“鼠吃葡萄”、“鱼儿戏莲”就是人与瓜果的结合。花草类面鱼,以兰花、梅花、牡丹、芍药、月季为题材,或单独陈列,或四品同式,为节日与民间风俗服务。动物面鱼,多以十二生肖为主,虎、兔、牛、羊、马等,或独卧、独立、双行、单走、有动、有静,千姿百态,相映成趣。在鸟类面鱼中,各种鸟禽尽可成形入画。像燕子、鹅、鸭、鸡,各种形像皆可成形,而且要配以花草木石,组成各类组合,组成一种小品,给人一种情趣。人物面鱼,以吉祥图案为主,像胖小子、爬娃娃、老寿星、大肚弥勒佛、观音菩萨像等。也有一些人喜欢捏连环故事,诸如“桃园结义”、“悟空偷桃”、“西厢记”等。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面制品,掺进了艺术夸张,造型生动、别致,别有情趣。
在五寨县境内,农历七月十五送面鱼还有些讲究,那就是这一日内提篮的、挑担的、抬盒子的、骑驴的,东来西去,南来北往,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送面鱼高潮。更有甚者,如今面鱼造型,已经发展到捏小摩托车、小汽车、大象、斑马、海豹等多种品种。
连城县以前有一百三十多种很难互通的方言,现在仍有三十三种。连城的方言如此繁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并且分属三个流域:连城县境东部的曲溪乡将军山是...
亚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世界美术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壁画艺术的成就,彰显了东方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日本、印度、两伊及东南亚、中亚等国,每...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