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鸡公仔,髻蕾蕾,
井边揩水泪垂垂。
人家问涯叫脉个?
冇爷冇娭受人欺。
檐前洗面哥会骂,
房里梳头嫂会槌。
嫂莫槌,哥莫骂,
十七十八涯会嫁。
嫁个金屋栋,玉屋梁,
金凳子,象牙床。
等到另日转妹家,
阿哥阿嫂见到笑哈哈。
(二)
鸡公仔,半夜啼,
啼醒满姑来做鞋。
做倒一双鞋,
一长又一短,
拿来换鸡卵。
鸡卵圆,换铜钱;
铜钱烂,换把扇;
扇子凉,换白糖;
白糖甜,换白盐;
盐雪白,换升麦;
麦子香,换块姜;
姜味辣,换铙钹;
铙钹锃锃锃,换酒罂;
酒罂漏,换黄豆;
黄豆矮,换老蟹;
老蟹沿过塘,
满姑捉来食哩做新娘。
注释:
1.鸡公仔:发育未完全成熟的小公鸡。髻蕾蕾:形容鸡冠很大,好像花蕾一样。
2.揩水:挑水,担水。泪垂垂:眼泪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3.涯:我。脉个:又多写作“吗格”、“么个”等,什么。
4.冇:没有。爷:父亲。娭:母亲。
5.檐前:屋檐下。洗面:洗脸。槌:音chuí,原是一种敲打用具,如“棒槌”,这里用作动词,同“捶”,敲打。
6.另日:那时候。
7.鸡卵:鸡蛋。赣南、闽西客家多称作“鸡蛋”,粤东、台湾以及南洋各地客家多称作“鸡卵”或“鸡春”。
8.铙钹: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的铜质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锃锃锃:象声词,描摹铙钹被打击的声响。
9.酒罂:酒坛,酒瓮,酒缸。罂,普通话读音为yīng,客语读音近似于áng。
10.老蟹:螃蟹。哩:时态助词,放在动词后面,相当于“了”。
赏析:
第一则《鸡公仔》以第一人称身份创作,颇有对着“鸡公仔”自言自语的味道。由于父母早亡,虽然还有年长哥嫂的照顾,却也是孤儿心态十足。这类女孩性情多早熟,也格外勤奋、刻苦,却往往神经质,经常顾影自怜,由于自幼缺乏父母的呵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冇爷冇娭”的人自尊心强烈,最苦最累绝无怨言,然而一旦不小心伤害到她的自尊心,她便难以忍受。大段的心理活动描述,无不生动、逼真,充分展现了客家童谣较高的艺术性。诉苦之后,马上转入自我安慰,展望美好的未来。金屋栋、玉屋梁、金凳子、象牙床,作为荣华富贵的象征,不仅将来要给哥嫂莫大的欢欣和鼓舞,更是自己美好前程的向往,激励着自己,奋发着自己。
第二则《鸡公仔》以第三人称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满姑”辛勤做鞋及其一系列以鞋换物的有趣故事。在这首童谣中,“鸡公仔”不再是一个倾听者,而是满姑辛勤劳动的见证人。
尚未完全掌握啼鸣报更本领的鸡公仔,半夜三更便开始喔喔乱啼。人们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想之中,满姑却闻鸡而起,赶紧作鞋。或许满姑手艺不甚精湛,或许阴差阳错,或者纯粹为了歌谣逗趣的需要,满姑连夜赶起来的一双鞋子一长一短,很是洋相,令人好笑。
显然,满姑所做的还不是嫁妆鞋,而是作为手工艺品,做成后要拿到街上去卖的。然而一长一短的一对鞋子是没有人会花钱买下的,于是只好拿来以物易物。首先换来的是鸡蛋,这里可能还粘了鸡公仔的光,否则连鸡蛋也换不来。(童谣的趣味正是在这里)接着拿鸡蛋换钱,又拿钱换扇子,拿扇子换白糖,这样一路换下去,白盐、麦子、姜、铙钹、酒罂、黄豆、老蟹统统出场,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尽兴编造,随口说来。表面看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全是伴随歌谣的韵脚而自然延伸、拓展。韵脚也转换的特别快,两句一韵,风味十足。
喜欢看新人仔,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在一向寂静的客家山庄,热热闹闹地嫁女儿,欢欢喜喜地娶新娘,不仅是东家一家人的喜庆,更是全村人吉祥的日子。因此,本来是要数落满姑的,最后却让满姑吃了螃蟹准备做新娘。
就语言表现手法来说,第二则的顶真修辞法已经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了。客家童谣的创作者,几乎没有一本正经的文人,然而文学修辞的运用却是那么地恰到好处,不由地让人们相信,一切艺术的真正源头都在民间,又或者说,民众是一切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
“龙鱼戏”是流传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使得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散发出它独特的人文魅力,成为闽北地区民间非物质文...
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是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间歇过程的,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不同当然它的飞机起飞地点也有所不同,有些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方式都是让乘客们心惊胆战。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跑道。1.南极洲的...
在阿尔及利亚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显得彬彬有礼,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在很多地...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