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妹妹,你好睡;
鸡涯关,饭涯做;
灶前还冇柴,
缸囊又冇水;
你好睡,你好睡;
你要月光涯去摘,
你要日头涯去背。
注释:
1.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赣南客家童谣,属于育儿类的摇篮歌。无论将婴幼儿放在摇篮里,还是背在身上,都适合吟哦这支歌谣,让小宝宝在母性的呵护中甜甜入睡。
2.细妹妹:赣南客家称自己心爱的宝贝,无论男女都习惯称之为“妹子”,直到孩子自己开始有了性别观念以后,才称男孩为“赖子”,女孩为“妮子”。“细妹妹”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小宝宝”。
3.睡:睡觉。赣南客家话多读作“歇(音xiē)”。
4.涯:客家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又多写作“艾”、“崖”。
5.灶前:厨房。柴:柴火,旧时客家农村均以树木柴草作为炊事的燃料,因而砍柴、晒柴、抱柴入厨房、烧火自然成了客家妇女人人不可或缺的家务劳动。冇,音mǎo,客家方言,没有。
6.缸囊:水缸里。囊,在这里指器皿的内部。
7.月光:在此指月亮。日头:太阳。
赏析:
育儿歌谣也称作“母歌”,是母亲或年长的姊姊吟哦给婴儿听的歌谣,是人们人生中最早接触到的音乐和歌唱。
育儿类童谣主要分为催眠与保育两种,前者称之为“摇篮曲”或“摇篮歌”、“摇儿歌”,后者称之为“逗儿歌”或“戏儿歌”。显然,这首《细妹妹》属于摇儿歌。赣南客家的摇儿歌一般形式简练,内容精致。如瑞金客家一首《摇儿歌》:“哦哦子,哦啊哦,我的女女(指婴儿,不论男女)要卧卧(睡觉)。”
摇儿歌谣随着摇篮轻轻摆动,很有节奏地伴着母性的吟哦,引起婴儿生命韵律的波动。婴儿对新生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一切都是陌生的,因而也是惧怕的,唯有母亲、姊姊等亲人的声音或者心跳、呼吸是熟悉的,因而也是可以依赖的。当习惯的吟哦传入耳中,小宝宝便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
当然,任何一首客家摇篮歌,都不仅仅只适合于摇篮边吟唱,即使在劳动过程中,背着小宝宝在田里耕种或忙于家务,同样可以随着母亲身体的自由摆动,哼唱着童谣,让母亲的背变成摇篮,一样温暖,一样安全,一样舒适。
这首《细妹妹》希望小宝贝可以快快入睡,这样便可以把小宝贝放到床上去睡,母亲便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关鸡、做饭、挑水、揽柴等等家务。为了让小宝贝更快地睡得香沉,母亲甚至许诺“你要月光去摘,你要日头去背”,足见母亲对孩子的疼爱是那样地伟大,不惜一切代价,为的就是要满足孩子幼小生命的一切要求,不论是上天揽月,还是下海捉鳖。
又一首会昌客家的《摇儿歌》:“哦哦诶(音ei,语气助词),哦哦诶,毛毛(会昌客家对婴幼儿的称呼)要眼眼(睡觉)哦哦诶。奶娭仔(会昌客家方言,妈妈),还冇归诶,毛毛要奶奶(这里应作“吃奶”理解,赣南客家“奶”字一般读作néng)快快归。”显然,这支童谣的创作者、最初的吟哦者都应该是“毛毛”的奶奶。母亲下地劳动去了,到了应该喂奶的时间还没有回来,饥饿的“毛毛”哭叫起来,在家忙家务为主的奶奶自然心痛孙儿,于是把“毛毛”从摇篮里抱起来,走到家门外、门楼边,翘首等待的同时,吟哦起这支童谣来。在动听的歌谣声中,“毛毛”的饥饿减轻了,或又甜甜睡去,或又停止哭泣,安静地继续等待妈妈的归来。
亚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世界美术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壁画艺术的成就,彰显了东方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日本、印度、两伊及东南亚、中亚等国,每...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