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妹妹,你好睡;
鸡涯关,饭涯做;
灶前还冇柴,
缸囊又冇水;
你好睡,你好睡;
你要月光涯去摘,
你要日头涯去背。
注释:
1.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赣南客家童谣,属于育儿类的摇篮歌。无论将婴幼儿放在摇篮里,还是背在身上,都适合吟哦这支歌谣,让小宝宝在母性的呵护中甜甜入睡。
2.细妹妹:赣南客家称自己心爱的宝贝,无论男女都习惯称之为“妹子”,直到孩子自己开始有了性别观念以后,才称男孩为“赖子”,女孩为“妮子”。“细妹妹”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小宝宝”。
3.睡:睡觉。赣南客家话多读作“歇(音xiē)”。
4.涯:客家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又多写作“艾”、“崖”。
5.灶前:厨房。柴:柴火,旧时客家农村均以树木柴草作为炊事的燃料,因而砍柴、晒柴、抱柴入厨房、烧火自然成了客家妇女人人不可或缺的家务劳动。冇,音mǎo,客家方言,没有。
6.缸囊:水缸里。囊,在这里指器皿的内部。
7.月光:在此指月亮。日头:太阳。
赏析:
育儿歌谣也称作“母歌”,是母亲或年长的姊姊吟哦给婴儿听的歌谣,是人们人生中最早接触到的音乐和歌唱。
育儿类童谣主要分为催眠与保育两种,前者称之为“摇篮曲”或“摇篮歌”、“摇儿歌”,后者称之为“逗儿歌”或“戏儿歌”。显然,这首《细妹妹》属于摇儿歌。赣南客家的摇儿歌一般形式简练,内容精致。如瑞金客家一首《摇儿歌》:“哦哦子,哦啊哦,我的女女(指婴儿,不论男女)要卧卧(睡觉)。”
摇儿歌谣随着摇篮轻轻摆动,很有节奏地伴着母性的吟哦,引起婴儿生命韵律的波动。婴儿对新生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一切都是陌生的,因而也是惧怕的,唯有母亲、姊姊等亲人的声音或者心跳、呼吸是熟悉的,因而也是可以依赖的。当习惯的吟哦传入耳中,小宝宝便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
当然,任何一首客家摇篮歌,都不仅仅只适合于摇篮边吟唱,即使在劳动过程中,背着小宝宝在田里耕种或忙于家务,同样可以随着母亲身体的自由摆动,哼唱着童谣,让母亲的背变成摇篮,一样温暖,一样安全,一样舒适。
这首《细妹妹》希望小宝贝可以快快入睡,这样便可以把小宝贝放到床上去睡,母亲便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关鸡、做饭、挑水、揽柴等等家务。为了让小宝贝更快地睡得香沉,母亲甚至许诺“你要月光去摘,你要日头去背”,足见母亲对孩子的疼爱是那样地伟大,不惜一切代价,为的就是要满足孩子幼小生命的一切要求,不论是上天揽月,还是下海捉鳖。
又一首会昌客家的《摇儿歌》:“哦哦诶(音ei,语气助词),哦哦诶,毛毛(会昌客家对婴幼儿的称呼)要眼眼(睡觉)哦哦诶。奶娭仔(会昌客家方言,妈妈),还冇归诶,毛毛要奶奶(这里应作“吃奶”理解,赣南客家“奶”字一般读作néng)快快归。”显然,这支童谣的创作者、最初的吟哦者都应该是“毛毛”的奶奶。母亲下地劳动去了,到了应该喂奶的时间还没有回来,饥饿的“毛毛”哭叫起来,在家忙家务为主的奶奶自然心痛孙儿,于是把“毛毛”从摇篮里抱起来,走到家门外、门楼边,翘首等待的同时,吟哦起这支童谣来。在动听的歌谣声中,“毛毛”的饥饿减轻了,或又甜甜睡去,或又停止哭泣,安静地继续等待妈妈的归来。
“龙鱼戏”是流传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使得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散发出它独特的人文魅力,成为闽北地区民间非物质文...
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是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间歇过程的,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不同当然它的飞机起飞地点也有所不同,有些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方式都是让乘客们心惊胆战。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跑道。1.南极洲的...
在阿尔及利亚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显得彬彬有礼,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在很多地...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