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梗子,赤丢丢,
爷娭带涯下潮州。
潮州有乜人?
有大舅,有细舅。
大舅打个银灯盏,
细舅打个银灯芯;
上厅拨火下厅光,
照见新娘排嫁妆。
开开笼,开开箱,
捡到槟榔四四方。
分得爷食爷欢喜,
分得娭食娭思量,
分得嫂食嫂绣花,
分得哥食哥骑马。
骑到娭姐门脚下,
娭姐问佢爱糍呀爱粄?
唔爱糍,唔爱粄,
三包彩线挂白马。
注释:
1、这首《赤梗子》主要流传于梅州大埔地区。明清两代,大埔隶属潮州府管辖,大埔赴潮汕一带谋生者众,因而两地联姻的现象非常普遍。
2、赤梗子:客家地区山野间随处可见的一种小灌木植物。其茎秆赤褐色,作中草药用可煎水外用祛毒。歌谣将赤梗子拟人化,比喻被太阳晒得乌黑的孩子。赤丢丢:赤条条。
3、爷娭:客语,父母。涯,客语,我。
4、乜:音miē,客家方言,同“么”、“吗”,作“什么”解释。
5、厅:厅堂。排嫁妆:铺排嫁妆,准备出嫁。
6、槟榔:槟榔干。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叶似甘蕉,果实大如桃李。出产于两广、云南、海南。客家自宋代开始有女儿结婚送槟榔的习俗,夫家也用槟榔作为聘礼之一,用染红的槟榔若干,在外包装上写上双喜、百子千孙、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吉祥话。槟榔分别谐音“宾”、“郎”,合起来则谐音“奔郎”,表示男女双方情投意合。
7、娭姐:粤东地区客家方言,特指母亲的母亲,即外婆。
8、门脚:门槛。
9、佢:他;普通话读作qú,客语读作ge。
10、爱:客语,要。糍:糍粑,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美食。粄,音bǎn,饼状的米制品,种类繁多,如艾粄、红粄、老鼠粄、龟粄等。
11、唔:同“毋”,不。
12、彩线:女孩刺绣所用的绣花线,因颜色丰富,故称“彩线”。
赏析:
当“赤梗子”这个拟人化了的农家小孩,第一次被父母带到远方的潮州去做客,心情十分激动,还没有成行,便奔走相告,将这一喜信告诉给伙伴们。小朋友们自然心中疑惑,去潮州干吗?潮州有什么人呀?“有大舅,有细舅。”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既成事实,但在赤梗子心中却是引以为骄的事情。
当恭敬地拜见过大小舅父后,两位对赤梗子爱惜有加的舅父,分别送给赤梗子象征光明前程的灯盏、灯芯。
赤梗子显然是随父母参加大舅或细舅家婚事的。在一派吉祥、喜庆的氛围中,整个厅堂灯火通明,一如白昼。在灯光的照耀下,只见舅家人纷纷开笼开箱,忙碌不停地铺排着表姐的嫁妆。这一切在赤梗子看来都那么新鲜,那么好奇,于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看见箱子里盛放着槟榔,就趁人不注意赶忙“捡”了过来,然后分给父母、哥嫂一起品尝。父亲心思粗狂,没心思去想槟榔是怎样来的,欢欢喜喜地咀嚼着便是;母亲却满腹疑问,暗暗思量着赤梗子的槟榔到底是真捡来的,还是偷拿来的,吃的很不是滋味;大嫂也不管那么多,趁人们热热闹闹之时,忙里偷闲地为家人绣花;而哥哥吃了则心情爽快,竟骑上马带着赤梗子一会儿便来到外婆家门口。
从歌谣本身可知,二位舅舅各自成家立业后,便与外婆分开住了。外婆家中或许还有外公,未出嫁的满姨。见到两个外孙连夜赶到外婆家来,外婆自然喜出望外,问赤梗子想吃糍粑呀,还是想吃米粄。满以为小外孙是一个好吃的小家伙,却不料赤梗子什么都不要,只要了三包丝线,五颜六色地,挂在大白马身上表示对它辛勤工作的褒奖。
作为启蒙教育的歌谣,其所宣教的道理本身很浅显,并不深奥,然而却无不涉及为人的品德、追求、价值观等等。这首歌谣着重表现的是赤梗子尊崇老人、敬重长辈的优良品德,因而虽然顽皮(“捡”槟榔),却也可爱。另一方面,赤梗子特别尊重劳动,爱惜劳动者,因而歌谣也将一种健康的劳动观念,通过歌谣的唱念,传输给了客家的孩子们。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