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正如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所言:“工艺之美是基于实用目的之下的用具之美。……民艺之美反映着生活在自然之美中的国民生活。……只有从民艺的世界中,才能寻求产生于自然的、健康的、朴素的灵动之美。……自然、质朴、简介、结实、安全,这些都是民艺的特色。简言之,就是诚实的民众性的工艺。民艺的美,是从对用途的忠诚中而体现出来的。我们把这种美称为健康的美、闲散的美。”⑤建水陶艺术之美正是如此,它来自民间,源于实用。建水陶艺术的生发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在人类长期的生活与劳作过程中,自然生成并不断完善的手工之艺术。因此,建水陶艺术的美,是集使用之美与观赏之美,工艺之美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美。
建水陶土中氧化硅、氧化铁含量特别高,并且泥质细腻不含砂质,可塑性极强,并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因此建水陶制器产品种类多样、造型丰富。大致可分为:茶具茶器类,如:茶壶、茶杯、茶盏、茶罐、茶缸、渣斗等;文房用器类,如:笔筒、墨盒、水盂、水注、笔洗、印泥盒、笔架、纸镇等;陈设器物类,如:瓶、尊、花插、花盆、挂盘等;餐饮用器类,如:气锅、碗、罐、杯、盘等;雕塑类:如动物玩具、人物圆雕等,以及特殊造型的当代陶艺。各类器物又有着各式各样的丰富造形。
建水陶深受传统文人文化和文人审美的影响,具有“道器合一”的雅文化特征。器形讲究“圆融、稳重、匀称、规正”之美,精品佳作器体光洁,缘线挺括,自然流畅、大方舒展。组成器物造型的面与线或丰腴或瘦劲,或粗犷或清秀,或稳实或流畅,或和谐或变化,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建水陶的器形充满了理性而又富有情感的韵致,它是将陶土原本的朴素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内核在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建水陶的造型既单纯又丰实,既生动而又严谨,它是凝聚了民间造物观念和传统文人精神的艺术,凸显着制作者自身的品格修养和人生追求。建水陶肇于自然,成于人工,是“道”与“器”之崇高精神的一体显现。
自然状态下建水陶土有红、白、黄、青、褐等颜色,烧制后的成品亦有红、白、灰、黄、棕、褐、黑、紫红等多种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红泥氧化焰烧制的红褐色,俗称“猪肝红”,以及用白泥氧化焰烧制的白黄色,俗称“象牙白”。虽以此二者为主,但如果控制烧成方法,在同一色相中,明度和艳度就会产生不同变化。加之色泥的比例关系和色粉调配,如果要辨色可以列出数十上百种,如:猪肝、牙白、栗色、棕黑、青白、青灰、香灰、紫铜、泥红、青褐、漆黑、榴皮等等。
建水陶成品的色彩丰富多样,红有浓淡,褐有冷暖,白有变化,同一色相中,明度和艳度的变化亦使其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由于建水陶的色彩是由本坯泥与色泥、色粉调和所得,因而建水陶的色彩无论如何多样,都具有泥料本身的自然色泽,因此建水陶色彩色相明确,明度丰富,艳度和谐,并形成了统一整体的色彩效果和朴素清新的色彩特征。
另外,在烧制过程中,建水陶器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窑变,将会使器物获得意想不到、自然天成的特殊色彩。
形式多样的绘制艺术是传统建水陶的重要装饰手法,传统建水陶的绘制大多使用中国书画技法,讲求在陶器上呈现出高超的书画技艺和文人情趣,展现书写者个人的笔墨功力和审美品位。历来建水的文人雅士和书画名家多有参与建水陶制作,主要即是承担在陶坯上进行的书写绘画工作。书法体例无论甲骨碑版或是历代法帖,真行篆隶无所不包。绘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梅兰竹菊、瓜果清供、历史典故,也有仿照“锦灰堆”而作的破纸残帖,但凡中国书画艺术的题材建水陶的绘制皆有涉及。
一件建水陶作品的制成,需要经过几十道复杂的制作程序。建水陶不仅可以通过器形、泥质、色彩、绘制来体现器物的艺术性,还可以利用独特的“刻坯”和“填嵌”工艺来获得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刻、填工艺不但使建水陶具备了可绘制、可镌刻的特性,也为传统书画艺术能够转化为建水陶的装饰艺术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在湿坯上进行绘制,再根据绘制的形象先以足刀(以扇骨打磨而成)雕刻,去掉墨迹部分的坯泥,形成凹槽,再利用预先调配好的不同色泥进行填嵌,刮平并精修坯面后入窑烧制才可完成。对于形象复杂、色彩较多的图像,可采用复刻复填工艺和刮泥、绞泥、抹泥等技术展现其细节变化和色彩层次。因而建水陶饰面的书画不仅能够表现笔触墨迹的变化,更具有一股镌刻工艺所得的“金石气”。运用建水陶的刻坯、填嵌技术,可以获得版刻、拓印、剪裁、拼贴、重彩、浮雕、透雕等艺术效果,不仅便于呈现传统书画的笔墨艺术,也适合几何纹饰、抽象绘画、当代视觉图像的表现.
与大多数陶瓷器表面光泽依靠施釉烧制不同的是,建水陶泥质极为细腻,无需上釉,可通过磨制工艺获得多种特殊质感。磨制工艺耗时耗工,特别是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异形器,必须全手工完成。
磨制工艺分为打磨和抛光两个部分,由于建水陶泥含铁量较高,烧制后器物表面粗糙生涩,并有一层金属般光泽和细砂状肌理(俗称火皮)。⑥随着打磨工艺的开始,光泽渐去,建水陶的自然质地也逐渐呈现。打磨后的建水陶器陶质突出,具有陶土经高温锻炼后本身所特有的朴素高雅之美。如果需要更加光洁的效果,可在打磨的基础上以建水本地特有的鹅卵石对陶器进行抛光,抛光后器物表面光洁细腻,如同上釉一般产生光鉴照人的质感。还可以在同一制品上使用多种磨制技艺,使其产生质地上的对比,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
建水陶的质感之美不依附于釉色,完全呈现出陶器自然的质地之美,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陶所特有的典雅、和平、温润之美。另外,在使用和把玩的过程中,建水陶的质地还会慢慢产生变化,因之有宜养、宜玩之性。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