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杠杆结构”而震撼建筑界的真武阁,是古人崇尚自然,渴望与天地交流,从而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神奇建筑。1982年真武阁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列为江南四大名楼。
真武阁神奇在哪里呢?
神奇在这是一座全木结构的明代建筑,不含一丁点的铁器,虽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雨雷电和地震袭击,楼阁却依然完好如初。据《容县县志·“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禨祥》记载:年),武庙前旗杆三丈,大风拔起……所过垣墙皆塌,同时经略台东偏一柱为雷震击,状如斧斫。”
面对如此的强震和飓风的洗礼,真武阁四周的房屋、庙宇皆轰然坍塌,而唯有真武阁能安如泰山,巍然屹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事实上,身怀绝技的建筑师们,一开始就很好地解决了建筑结构内力与外力的矛盾,在以静求动、以动求静、虚实相间、刚柔互补,阴阳合一、适量适度中求得了整体结构的平衡与稳定。1962年,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到真武阁进行详细考察后说:“在木结构建筑中,乃至现代任何金属建筑中,主要依靠杠杆作用来维持一座建筑的平衡,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那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气质的盛唐时代,一位同样与诗歌有着深厚情结的诗人元结,到任容管经略使。诗人就是诗人,即使在建造经略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诗歌的使命。在操练军士之余,诗人更热衷于登高远望,吟诗诵词。公元759年,“天子经营天下,略有四海”的经略台在容县落成。明朝初年,经略台被一再扩建,筑楼阁到三层。并吸收了当地壮、瑶民族的穿斗式木构架形式,形成国内罕见的底层架空阁楼建筑。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经略台真武阁。
真武阁为清一色的木质结构,楼阁皆用质坚如石的铁黎木建成。阁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四四方方呈一座正方塔形状,临江而立,坐北朝南,稳稳当当。阁顶塑有龙头,再往细处打量,黄瓦宽檐,檐角精雕云龙,口滚金珠,凌空跃出;阁顶塑有龙头,雕有麒麟,平添几许豪放和潇洒。然而,令人惊叹的还不是这些雕梁画栋,如果仅仅把美感寄托在真武阁的楼型、楼身、楼体上,那绝不属于真武阁的奇思妙想。那么,真武阁又凭借什么令古往今来的游客叹为观止呢?
登上楼阁,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没有墙壁的楼阁,在纵横交错的3000多根铁黎木的相互支撑中,也没有一粒金属,四面来风可以随意穿梭游荡。为了保持这种稳定性,真武阁的建筑师们挖空心思地联想到用柱子来进行重量承载。

眼前,20根柱子匀称地排列在我们眼前。柱脚落在白石圆墩上,石墩根植于2米深的沙土。在直立的20根柱子中有8根柱子直通顶楼。而二楼4根吊柱的底部虽然紧靠木板地面,却不落地,离地板约有3厘米,手指能从悬空柱子的底部穿过。原来,从楼底直通顶层的8根大柱已承担了全楼的重量,另外4根悬空的柱子则是依靠穿过檐柱的横梁与从四角伸出的斗拱、瓦檐相互支撑,以楼角的檐柱为支点形成了重心平衡,并增加楼层的稳定性。试想,为了打破下大上小传统型的塔形构图,真武阁的建筑师们花费了多大的心思和功夫,硬是将楼阁的底层全部架空,把巨大的体量支撑在落地的20根木柱上。此种逆向思维,如果没有高深的力学知识,实在难以完成!
此外,真武阁精妙的创意还表现在设计的建筑形态上。真武阁共有三层,按照古代建筑的常规,每层斗拱一般均无多大的差异,真武阁则不然,每层斗拱都要花样翻新,如底层是如意斗拱,二层为插拱,三层为带有下昂的斗拱,让人感到新奇且大开眼界。又如:二层楼挑檐,在三层楼也挑檐,看似“重檐”,但决非“重檐”;说是一座三层建筑,倒更像是一座单层建筑所拥有的三层重檐。此外,纵观局部处理,也是凹凸得当,明暗有序,虚实交织;建筑上的圆柱形、立方形、锥体形、平行六面形,无处不在。造型上的清新飘逸,色调上的清雅柔和,增强了楼阁的节奏和艺术内涵。
天南杰构,真武阁赢得古往今来建筑同行的一致赞誉!(图:氧化钙河豚毒)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