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衣”习俗
新娘一行人到达新郎家时,等候在门边的几位姑娘将新娘和客人迎进新屋,入座后,酒女们立刻献酒,边敬酒边唱悠扬的萨玛酒歌。待新娘喝完一碗洗尘酒后,“伴娘”便带新娘入室,帮助新娘把从娘家穿戴来的衣服首饰全部脱去,从内衣到首饰里里外外换上婆家的一套东西。换衣可谓是干净彻底,大有使新娘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
新娘换好衣服后重新入座,这时一直没露面的新郎才出场同新娘坐在一起,喝“东羌”(交杯酒)。媒人向一对新人敬酒祝福,人们唱起了《吉祥歌》:
“蓝蓝天空彩云飘荡,吉祥啊,灿烂的霞光;巍巍雪山银辉闪烁,吉祥啊,雄狮在欢唱,美丽山村喜气洋洋,吉祥啊,俊俏的新娘;酒烈情浓,歌舞飞扬,吉祥啊吉祥。”
新娘舅舅的“权威”在婚礼期间,女方客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以新娘舅舅为甚。新娘的舅舅是婚礼上最尊贵的客人,是娘家人的代言人。在迎亲时,男家要派专人迎接;入座后,其又四处寻隙滋事,百般挑剔,“无理取闹”。当喜庆的婚礼正在欢声笑语中进行时,新娘舅舅却挥舞着拳头,厉声向男家发难了:“你们看,这是什么酒,不甜,苦得很!难道是我家女儿心不好,才给我们这种酒喝!你看这肉切成什么样子,厚薄不匀,莫非是我家女儿长得不正才给我们这种肉!酒女连个笑脸都没有,为什么这样怠慢我们!”
不管男家招待的多么周到,他也要鸡蛋里挑骨头,胡搅蛮缠,大闹婚礼。他发难时,不时将拳头捶击桌面,显得异常愤怒,其他客人则在一旁帮腔,有时甚至将酒泼向敬酒人,揿翻酒碗杯盘。面对娘家人的发难,男家要马上敬献哈达,重设好酒,赔礼道歉,想方设法使娘家人消气,特别是讨好新娘的舅舅。如果新娘舅舅不接酒,把酒碗打翻在地,使闹婚进一步升级,最后由媒人出面调解,男家又殷勤敬酒,舅舅才面露笑容,喝了酒,事情才平息。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