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洞县人文资源古老,民俗风情独特。六百多年来,“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使洪洞大槐树成为寻根问祖的主要目的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飞虹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
洪洞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5公里辛北村,元太宗已丑 (1229)年建,明、清和民国均有修葺。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院落,前院南侧为戏台(以改观),东侧为玉皇庙大门。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门、玉皇殿,两侧建有东西朵殿、厢房。现存建筑玉皇殿和东西朵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庙内存有明代石制罗盘。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城文庙街,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后历代均有修葺。关帝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6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前殿、献殿、露台、戏台、春秋楼,两侧为东西廊房和钟、鼓楼。春秋楼又名三真阁,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基座为十字券拱式过街通道,上中下三层为木构建筑,墙内有八根通柱。楼内三层塑一木雕关公坐像,通高1.5米。
洪洞商山庙位于洪洞县赵城镇孙堡村,商山庙,因祀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而得名三皇庙。其创建年代不详,就其商山庙名称来看,创建时是为了祀奉秦朝末年隐居商山的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商山四皓”而建。明代时改为祀奉三皇。庙内主要建筑有三皇殿、关帝殿、三官殿、法王殿等。四座大殿均结构简练,用材较大。各殿内后槽均砌龛并有塑像,山墙绘有壁画共100余平方米。在遍地早期木建筑的山西,商山庙进国保,壁画估计加分不少。
净石宫位于洪洞堤村乡干河村,因建在村西净石山下而得名,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后历代均有修茸。现存建筑为明中后期遗构,占地约5亩余,山门,融宁宫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各有配殿、耳殿、建筑结构疏密得当,布局精巧,主次分明。
净石宫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东院有北大门、东廊房、南窑洞三孔;西院有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垛殿、窑洞两孔、二门、过路戏台等建筑。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神龛内悬塑盘龙和42尊塑像均为明代作品,东西山墙及后墙保存壁画80平方米,为清顺治五年(1640年)绘制。
山门,明代建筑,建在宫院正南,两侧砖砌起墙,上以木板平覆,木构倒座戏台于其上,下部为通道。戏台坐南面北,砖砌台明,高1.5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顶部为悬山顶与十字歇山顶相结合,明间为十字歇山顶,次间为悬山顶,琉璃瓦覆顶,当地称作“八卦悬顶”。前檐下额枋施有彩绘。
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建于明代,砖砌台明,高0.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明次间均设格扇门。殿额题匾“融宁宫”,“融”有作久远解,放映出人们对平定安和环境的热爱与期盼。殿内供奉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为道教中主宰北方的大神。神像披发仗剑端坐于须弥座上。传说真武大帝曾助周武王伐纣有功,玉帝册封为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武玄天上帝”。明代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道教崇祀真武,以真武为祖师,后人又称真武大帝为“玄天祖师”。
大殿真武像上悬塑天宫楼阁,许多姿态各异的天神出没于云雾间,悬塑分做上下两部分,顶部彩塑楼阁三所,正中垂檐歇山顶,底层出抱厦,内奉元始天尊,左右有天神持戈怒立。左为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道家意想中的神圣天堂,在民间匠人的手下表现得至高无上。二层悬塑多为神仙官吏。玄天大帝两侧塑有周公和桃花女。传说周公、桃花被玄天大帝收服后,封为元帅,在帝座前效力。左右檐柱盘龙怒张。须弥座前塑有龟、蛇二将。神像背后彩塑龙雾花卉,祥云萦绕,金碧辉煌,彩塑人物大约十几公分,但神情并肖,栩栩如生。
东西山墙形如现代环画形式,采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绘有玄天大帝八十二化。形象地表现了玄天大帝从“梦中月”始到“天帝赐剑”、“翻山裂石”、“武当镇帅”……直到受封“玄天上帝”的整部情节。画法精细工致,用笔遒劲,线条简洁有力,壁画设色对比明显,因多采用矿物颜料,至今仍光彩人。反映了明末清初真武信仰在山西等北方地区传播的情况。学者把芮城永乐宫、广胜寺水神庙、融宁宫的壁画分别定为晋南元、明、清三个时期的代表作。足见它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不同凡响。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