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人文资源古老,民俗风情独特。六百多年来,“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使洪洞大槐树成为寻根问祖的主要目的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飞虹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
洪洞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5公里辛北村,元太宗已丑 (1229)年建,明、清和民国均有修葺。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院落,前院南侧为戏台(以改观),东侧为玉皇庙大门。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门、玉皇殿,两侧建有东西朵殿、厢房。现存建筑玉皇殿和东西朵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庙内存有明代石制罗盘。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城文庙街,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后历代均有修葺。关帝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6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前殿、献殿、露台、戏台、春秋楼,两侧为东西廊房和钟、鼓楼。春秋楼又名三真阁,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基座为十字券拱式过街通道,上中下三层为木构建筑,墙内有八根通柱。楼内三层塑一木雕关公坐像,通高1.5米。
洪洞商山庙位于洪洞县赵城镇孙堡村,商山庙,因祀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而得名三皇庙。其创建年代不详,就其商山庙名称来看,创建时是为了祀奉秦朝末年隐居商山的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商山四皓”而建。明代时改为祀奉三皇。庙内主要建筑有三皇殿、关帝殿、三官殿、法王殿等。四座大殿均结构简练,用材较大。各殿内后槽均砌龛并有塑像,山墙绘有壁画共100余平方米。在遍地早期木建筑的山西,商山庙进国保,壁画估计加分不少。
净石宫位于洪洞堤村乡干河村,因建在村西净石山下而得名,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后历代均有修茸。现存建筑为明中后期遗构,占地约5亩余,山门,融宁宫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各有配殿、耳殿、建筑结构疏密得当,布局精巧,主次分明。
净石宫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东院有北大门、东廊房、南窑洞三孔;西院有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垛殿、窑洞两孔、二门、过路戏台等建筑。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神龛内悬塑盘龙和42尊塑像均为明代作品,东西山墙及后墙保存壁画80平方米,为清顺治五年(1640年)绘制。
山门,明代建筑,建在宫院正南,两侧砖砌起墙,上以木板平覆,木构倒座戏台于其上,下部为通道。戏台坐南面北,砖砌台明,高1.5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顶部为悬山顶与十字歇山顶相结合,明间为十字歇山顶,次间为悬山顶,琉璃瓦覆顶,当地称作“八卦悬顶”。前檐下额枋施有彩绘。
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建于明代,砖砌台明,高0.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明次间均设格扇门。殿额题匾“融宁宫”,“融”有作久远解,放映出人们对平定安和环境的热爱与期盼。殿内供奉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为道教中主宰北方的大神。神像披发仗剑端坐于须弥座上。传说真武大帝曾助周武王伐纣有功,玉帝册封为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武玄天上帝”。明代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道教崇祀真武,以真武为祖师,后人又称真武大帝为“玄天祖师”。
大殿真武像上悬塑天宫楼阁,许多姿态各异的天神出没于云雾间,悬塑分做上下两部分,顶部彩塑楼阁三所,正中垂檐歇山顶,底层出抱厦,内奉元始天尊,左右有天神持戈怒立。左为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道家意想中的神圣天堂,在民间匠人的手下表现得至高无上。二层悬塑多为神仙官吏。玄天大帝两侧塑有周公和桃花女。传说周公、桃花被玄天大帝收服后,封为元帅,在帝座前效力。左右檐柱盘龙怒张。须弥座前塑有龟、蛇二将。神像背后彩塑龙雾花卉,祥云萦绕,金碧辉煌,彩塑人物大约十几公分,但神情并肖,栩栩如生。
东西山墙形如现代环画形式,采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绘有玄天大帝八十二化。形象地表现了玄天大帝从“梦中月”始到“天帝赐剑”、“翻山裂石”、“武当镇帅”……直到受封“玄天上帝”的整部情节。画法精细工致,用笔遒劲,线条简洁有力,壁画设色对比明显,因多采用矿物颜料,至今仍光彩人。反映了明末清初真武信仰在山西等北方地区传播的情况。学者把芮城永乐宫、广胜寺水神庙、融宁宫的壁画分别定为晋南元、明、清三个时期的代表作。足见它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不同凡响。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