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太岁甲申年,高低定可忧。
春来雨不足,早禾枯焦死。
秋後无雨水,鲁卫生瘟瘴。
燕齐粒不收,桑叶前後贵。
卜曰:
岁逢甲申来,早枯切须防。
高低苗不秀,燕齐主旁徨。
舟船空下载,仰面哭流郎。
诗曰:
太岁乙酉年,雨水不调匀。
早晚虽收半,田夫每苦辛。
燕鲁桑麻好,荆吴麦豆青。
蚕娘虽足叶,簇上白如银。
三冬雪严冻,淹没浸车轮。
卜曰:
田蚕半丰足,种作不宜迟。
空心多结子,禾稻生蝗起。
看蚕娘贺喜,总道得银丝。
诗曰:
太岁丙戌年,夏秋井无泉。
春秋多淹没,耕锄唯怨天。
早禾宜当下,晚稻早留连。
豆益桑麻乏,吴齐最可怜。
桑叶初生贱,蚕老都卖钱。
卜曰:
岁临於丙戌,高下皆无失。
豆麦穿土出,在处得成实。
六畜多瘟瘴,人民少灾疾。
诗曰:
太岁丁亥年,高低尽得通。
吴越桑麻好,秦淮豆麦丰。
三冬雨水多,九夏禾无踪。
桑叶前後贵,簇畔不施工。
卜曰:
夏种逢秋渴,秋得八分成。
人民多疟瘴,六畜尽遭迍。
诗曰:
太岁戊子年,疾横相侵夺。
吴楚多灾瘴,燕齐民快活。
种植高下偏,鼠耗不成割。
春夏多淹没,秋冬土龙渴。
桑叶头尾贵,簇上盖雪霜。
卜曰:
岁中逢戊子,人饥灾横死。
玉女土中成,无人收拾汝。
若得见三冬,瘟疫却又起。
诗曰:
太岁己丑年,高低得成穗。
燕鲁遭兵杀,赵卫奸妖起。
春夏豆麦丰,秋多苗谷媚。
玉女田中卧,耕夫得稀微。
桑叶自青青,谁能采得汝。
卜曰:
岁名值破田,早晚得团圆。
金玉满街道,罗绮不成钱。
诗曰:
太岁庚寅年,人物事风流。
麻麦虽然秀,禾苗多损忧。
燕宋多淹没,梁吴兵祸愁。
桑叶初生贱,後贵何处求。
田蚕女金价,桑叶好搔抽。
卜曰:
虎年高下熟,水旱值时年。
黄牛耕玉出,青年卧陇前。
稼穑经霜早,田家哭泪涟。
更看来春後,人民苦逼煎。
诗曰:
太岁辛卯年,高下甚辛勤。
麻麦逢淹没,禾苗早得荣。
秦淮受饥餧,吴燕旱涸频。
桑柘不生叶,蚕姑说苦辛。
天虫灾患少,丝绵换金银。
强徒多瘴疫,善者少灾迍。
卜曰:
玉兔出年头,处处桑麻好。
早禾大半收,晚稻九分造。
谷米稼穑高,渐渐相煎讨。
要待龙头至,耕夫脱烦恼。
诗曰:
太岁壬辰年,高下恐遭伤。
春夏蛟龙斗,秋冬却集藏。
豆麦无成实,桑麻五谷强。
齐鲁绝炎热,荆吴好田桑。
蚕子延筐卧,哭泣问蚕娘。
见茧丝绵少,租税急凄惶。
卜曰:
是岁逢壬辰,蚕娘空度春。
禾苗多有损,田家又虚惊。
诗曰:
太岁癸巳年,农民半忧色。
丰歉各有方,封疆多种谷。
楚地甚炎热,荆吴无灾厄。
桑柘叶苗秀,天虫茧如雪。
粟麦有偏颇,晚禾半收得。
卜曰:
蛇头为岁号,陆种有虚耗。
秋成五六分,老幼生烦恼。
三冬足冰雪,晚秋宜及早。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
玫瑰营镇天主教堂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始建于1899年。1900年和1907年两次扩建。据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帝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
藏族,这个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古老民族,生性豪爽,能歌善舞,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节仪式,无论在物质、精神或者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例如在藏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举办成人礼,男女各不相同,但更...
十大日常“破财”行为1、不义之财,不可碰!正人君子,不吃喝嫖赌,不杀人放火,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正气做人,正意做事,那么就一定会集正气财运于一身。2、祖宗家产,不可败!祖上家私,乃财运之根本,活人不花死...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
相传,赤水街在清末以前,建了烧,烧了建,再建再烧,劫不绝,烧不灭。商民们的苦难一言难尽。清朝末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赤水街南面的双髻山形如火,赤水街必常遭火灾。丙午山高陡,凶多而财源小,必须做好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