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春涨这一景观,主景在县城三星桥与福星桥(即寡婆桥)一段河湾中,明代乡贤书院旁,景观在春水暴涨时而现。玉溪水自黄岑而下,绕县城西而过三星桥,水至福星桥上游十余米处,遇一石岸洄湙,水势加大,而且很深,形成漩流,惊涛拍岸。玉溪河岸有一排突兀于河水之中的石英石。其石洁白如玉、绿水白石,相映成趣。更有奇者,每到春雨暴涨,水拍岸边白石,如雷轰鸣。此时,两岸码头石阶尽没入水中,唯有突兀于河水之中的白石,在汹涌澎湃的河水中,却始终屹立其上,正所谓是:水涨而石高。构成了宜章独特的“玉溪春涨”。
邓尚书的诗词中,更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了当年观景的状况,他写道:
渔未垂纶钓未沉,春涛雨涨拍溪深。
宣尼漫有乘桴意,安道何能泛剡寻。
石激雷鸣惊海鳄,云消风止乐沙禽。
乡贤书院临溪上,砥柱狂澜耸碧岑。
此景虽然主在水浪、奇石,而邓尚书诗中更描绘出在这一壮观景致中有垂钓者、观浪者、沙禽追逐、以及泊在岸边的小船等,由是,其景便不单调了。
宝刹云幡一景,县城西宝云山上的宝云寺。
北宋仁宗(1023-1062)年间,有了峰道人行至宝云山,见其山颇有神仙仙景之概,林木扶梳,瑶草萋萋,彩云缭绕,禽鸟鸣唱,一片祥和景象。于是,四出化缘募捐,建起了宝云寺,一为修身,二为万民祈福,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宝云寺前竖有一旂幡,直插云霄,雄伟壮观的宝云寺,红墙绿瓦,四周古木苍天,瑶草花卉,奇禽异兽,往来飞奔,相处和谐。一年四季,香烟缭绕,彩云飘渺,寺庙淹映于雾霭之中,时隐时现,唯有旂幡迎风飘扬。故有:宝云古刹,隐入香烟彩云之中,只见云幡,难见宝刹,是为宜章一个独特景观。在宜为官的历代官宦、文人学士、以及外地游人都要到此礼佛瞻仰,留下许多诗词。
其邓尚书到此游览后,形象地写道:
丛林昔阐给孤园,梵呗琅玡佛氏尊。
地拥金莲云入座,天分旗节翠凝幡。
浓阴黯淡旃檀霭,清景飘摇宝带繁。
今日神宫亦消歇,独留山月照空门。
此景到明代时即开始凋零,作者需要在突出烟云掩映古刹、旂幡飘摇云间特色外,可采用虚拟笔法、扩大想象空间进行点缀加工描绘。
蒙洞泉香一景,在昔日奍正书院旁今县一中处。宋代淳熙乙己(1185)宜章县令、临川吴镒往游,因见其上岩下泉,形似“蒙”故取名蒙岩、蒙泉。是宜章一处重要名胜古迹。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仕途官吏、文人豪客前来游览观赏,并被收进了《中国名胜辞典》。其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蒙泉”--即“泉香”一景。蒙泉有左右二泉,其一水自岩缝中暴突流出,在泉流出处建有四个井架,并建有井亭,以供城中部分居民汲水、洗菜、洗衣之用,并建水槽引出为居民饮用;其二系经人工开凿,以作饮用水为主,有人在石壁上篆刻有“枕流濯缨”四字。蒙泉水,清澈冷冽。
第二层是“蒙岩”--即“蒙洞”一景。蒙岩也有左右(或称上下)二洞,一在奍正书院旁,其实并非岩洞,实为石壁,其中间岩壁上,有宋书院掌教曾某所篆刻的“虎”字,他左面石壁上又篆刻有“介石”二字,苍健有力。并有清朝一批学子把宋吴县令的《蒙艮二岩记》刻于其上。
第三层,其左上方,即奍正书院后的桄榔山有一真正实实的岩洞,其洞被藤葛瑶草遮掩,周围石壁上留下自宋以来历代文人书刻,尤为著名的有宋代县令吴镒的题名石刻、元代至正戊子(1246)通议大夫宪佥(官名)契世玉所题刻的《菩萨蛮》一阙:“蒙崖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樟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玉堂开绮户,不隔尘球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等为最。而在别一方裸露的石壁上,又有书院曾掌教题刻的“龙”字。
县内外的文人学士、达官贵人、商贾游人一旦来到宜章县城,必然会去游览此景,留下的诗词歌赋也最多。邓尚书其中偕朝庭官员张侍御共游时,所写的一首更为形象:
趄来连辔访丹梯,斜磴紫纡路可跻。
石窦泉香瑶草秀,玉岩春暖碧云低。
围棋暂适沦州兴,得句还劳翰墨题。
风景清幽观不尽,仗藜踏遍落花泥。
提示:邓尚书告老还乡,就在蒙岩旁边建有“东溪草堂”并在奍正书院旁又建有“晚翠”、“清风”、“濯缨”、“览秀”等楼阁亭榭,若能融入此景中去更佳。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