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说,桃花扇在李香君活着时,一直在李香君之手,李香君死后,转交给侯方域。侯家小姐成亲后就把这把桃花扇带到了陈家,后来在陈家保存了很长时间,上面有好多名人题字,成了陈家的传家之宝。
而袁世凯是陈家的外甥,袁世凯的二祖母即袁甲三的夫人,就是陈宗石的五世孙女。袁世凯小时候曾在归德府陈家大院居住。袁世凯称帝后,陈家后人曾带着这把桃花扇找袁世凯认亲献宝,袁世凯接受了这把扇子还展示给了家人看。后来随着袁世凯称帝后的没落,这把扇子也消失了。
民国初年,桃花扇曾经在北京露面,袁世凯的表侄张伯驹见到过这把桃花扇,曾想买下,但最终没有得手,从此桃花扇再无踪迹可寻。也有研究者声称,桃花扇命运多舛,历史上多次被人追查偷盗,其实一直在陈家后人手里珍藏,至今未曾面世。不管桃花扇以后还会演绎出怎样的传奇,它那凄美哀怨又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却已经家喻户晓的了。
陈家大院,是那个过去时代的缩影,更是这个大户家族的存照。回眸陈氏家族370年的岁月兴荣衰辱,又怎能不让人慨然兴叹。“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历尽繁华终成一梦,走过喧嚣终归沉寂。走在古城陈家门前,心头莫然升起些许悲凉,这也许就是人生吧。
二零一四年十月,陈家大院修复工程启动,整个工程共修复老旧房屋五十余间,补建房屋一百四十三间,共计一百九十六间。修复后的陈家大院共分为12个院落,有大门、中院、东西院、东跨院、烟雨楼等建筑,基本保存了原有建筑格局。整体建筑以四合院为主,院院相连,分布规整,青砖灰瓦,古色古香,集中体现了中原地区四合院建筑深邃幽静、典雅别致的艺术魅力,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本,共有40出,舞台上常演的有《访翠》、《寄扇》、《沉江》等几折。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小姐结婚非正式叫梳栊)。
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
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
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在白云庵相遇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江西老表”的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之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1...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灾难必然会接踵而来,命终还会堕入恶道。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叫崇祯皇帝,他前世是个小沙弥,在庙里盖房子时不慎...
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沿袭与传承了古代婚俗六礼的基本规制,并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特点,演绎、细化、传承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它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婚俗仪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项礼仪,每一项都有着深邃...
今天的汉族人很少举行成年礼了,汉民族男女到成年时,取个学名就算进入成年期。但旧时的甘肃村民却要举行隆重的成年礼。每当一个人到了18岁时,家长要请阴阳、师公、庙管以及父亲、舅舅等人到当地神庙去举行成年仪...
怒族过去由于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深山老林中,很难购置到铁(铜)锻造的锅,煮饭煮菜常用竹筒。在贡山丙中洛等地怒江边有大量的页岩,岩片很簿,在土中柔软,易采。见阳光后很硬,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怒族人用其盖房子...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母亲生平敬奉观音大士。一天梦见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母亲很欢喜地把童子抱了起来,从此以后就怀了孕...
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总面阔31。46米,总进深51。26米,建筑占...
莆田“十音”,古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乐,至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在莆田,十音分为“武十音”和“文十音”, 黄石镇惠洋便是莆田武十音的发源地,惠洋十音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
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有一股静静流淌的文化清流,一直滋润着农村大地,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谚语。它是由历代农民,通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并且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就形...
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地走来。当大河行至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作为黄河下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