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总面阔31。46米,总进深51。26米,建筑占地面积1616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灰砂碌筒瓦,绿琉璃瓦当剪边,墀头砖雕。青砖墙,石墙脚。 1962年7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义勇祠是为纪念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义勇而建的祠堂。牛栏岗之役后,由番禺举人何玉成等提议建祠,并呈请两广总督祁贡、巡抚怡良批准,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牛栏岗建成。咸丰四年(1854),广州李文茂等发动洪兵起义,围攻广州数月,该祠在战火中被毁。1866年,升平社学在其左侧重建义勇祠。现祠石门额是从牛栏岗原址迁来的。石门额队刻楷书“义勇祠”几个大字,上款“道光辛巳年(按:1821)九月”、“同治五年(按:1866)九月迁建”,下款“督粤使者祁贡书”、“梁平苏勒石”。
义勇祠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
头门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两间9米,共十一架,前后檐柱及门墙承重。前廊三步梁,梁架、柁墩雕刻戏剧人物;后廊六步梁,花岗岩门夹石上有石门额,阴刻楷书“升平社学”,年款“道光壬寅(按:1842)八月”,落款“督粤使者祁贡”。前廊两次间砌花岗岩石包台,宽3。 9米,深2。 9米,高0。6米。檐柱与山墙之间架花岗岩石虾公梁,梁上置石狮。
第二进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三间12。7米,山墙、屋顶与头门相仿。堂中立4根坤甸木金柱,石柱础,前檐立方形石柱,十九架,前设四架轩廊。左右山墙各开一门通衬祠,右边石门额阴刻楷书“义维桑梓”,年款“道光岁次壬寅冬十月彀旦”,落款“命镇守广东南韶连等处总镇都督府马殿甲书”。左边石门额阴刻楷书“气慑鲸鲵”,年款“道光岁次壬寅盂冬彀旦”,落款“协守广州三江口兼辖连阳等处里总兵余万清题”。
第三进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三间12。5米,堂中立4根坤甸木金柱,前檐两根方形石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廓。
义勇祠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升平社学的东侧,建于1866年,是纪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1841年5月英国侵略军进迫广州,三元里人民联合附近103乡群众,在牛栏岗等地,痛击英国侵略军,是役打死打伤英敌军近200名。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群众有20多人。为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这年冬天,乡人在牛栏岗建立了义勇祠,奉祀烈士牌位。
1854年,李文茂在佛岭市举行红兵起义,与清兵激战于牛栏岗,义勇祠被毁于战火中……
回顾1840年5月,英国不顾国际准则,悍然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满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节节退让,英国侵略者得寸进尺,威迫清廷签订《广州和约》,强占香港和索赔烟价银元六百万两。侵略者怎么也想不到,当清政府屈膝求和的时候,竟然受到了来自人民方面的猛烈抵抗……
就在这次抗英斗争中牺牲了22位农民——抗英民族英雄!就为纪念这22位抗英民族英雄而兴建的“义勇祠”竟然毁在清军手中!
25年后的1866年,“义勇祠”移到石井升平社学的东侧重新兴建。石井义勇祠的门额石刻是从牛栏岗旧祠移来的。
义勇祠奉祀的烈士有:张来兴、黎扬伍、黎勤有、黎燕翼、李文昭、彭社应、林信丰、何景才、谢恒标、严怡章、黄良义、黎丁桂、黎友、周华、易东、龙恒锐、梁启图、李才彦、李蕴、龚尚登、李苏、谭胜等22人。
怒族过去由于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深山老林中,很难购置到铁(铜)锻造的锅,煮饭煮菜常用竹筒。在贡山丙中洛等地怒江边有大量的页岩,岩片很簿,在土中柔软,易采。见阳光后很硬,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怒族人用其盖房子...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母亲生平敬奉观音大士。一天梦见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母亲很欢喜地把童子抱了起来,从此以后就怀了孕...
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总面阔31。46米,总进深51。26米,建筑占...
莆田“十音”,古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乐,至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在莆田,十音分为“武十音”和“文十音”, 黄石镇惠洋便是莆田武十音的发源地,惠洋十音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
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有一股静静流淌的文化清流,一直滋润着农村大地,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谚语。它是由历代农民,通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并且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就形...
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地走来。当大河行至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作为黄河下游有...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最大的皮筏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长12米,宽7米,6把浆,载重量在20至30吨之间。)。这种皮...
甘肃庆阳节日节令民俗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阴历年末岁初,人们历经一年的辛劳,值此冬尽春至之时,都需要歇一歇,认真隆重地庆祝一番。因此,春节是庆阳人一年中最大、最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每到农历年关将近,人...
城阳村的村西有条张家胡同,相传是当年名道张三丰没当道士时居住的地场。说起当年没有出家入道的张三丰,那可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家境殷实,到了成婚的年龄,前来说亲的媒人踩破了门槛,最后,父母做主,给他...
这个《蛇郎君》故事,流传于温州的闽南语地区——洞头。从前,有一个摇鼓老(货郎),日日挑担串乡卖物事。摇鼓老有三个查某囝(女儿),大的米筛脸,老二鸭蛋脸,小的鸡蛋脸。有一日晚上,摇鼓老卖货回来,路过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