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是指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俗称“三十晚上”。
除夕是春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除夕,就是“岁除之夕”,这里的除有去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每年的最后一天,新旧岁之交替为“岁除”。
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慨。古代的文人墨客,往往在除夕之夜吟诗作赋,抒发自己的情怀。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夕》中写道:“旅馆寒灯孤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在旧社会,兰州还有一种“以哭代诉”辞旧迎新的风俗。每到除夕之夜,吃完了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烧纸祭祖,感谢祖先的恩惠。此时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一些家庭妇女或因在过去的一年里日子过得很难,或因失去亲人,此时此刻不由地涕泪俱下,放声大哭。以哭声诉说心中的忧愁,用哭声排解心中的郁闷。
相传这种以哭声辞旧迎新的习俗是从外地传到兰州的。兰州是个移民城市,市民来自各地,这些移居兰州的外地人,每到除夕之夜思念故乡亲人,便放声大哭一场,后来也就成了兰州的一种奇风异俗流传了下来。这种用哭声辞旧迎新的风俗,解放后就销声匿迹,已是昔年的旧俗了。
这一风俗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渐渐消失了,今天我们已很难看到它的影子了。
所幸的是,“打醋坛”这一习俗如今却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打醋坛—在火炉里烧上一块石头,然后将烧红的石头投入一只装满了醋的盆子里,端着醋盆在家中所有的房子里转一圈,之后把醋与石头一起倒在院子里。此时,庭院里都充满了浓浓的醋味。老人们还要不停地祷告“醋坛过,百病过”。一些不怎么懂事的后生说打醋坛是一种迷信行为,但现在很多人认为这里头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感冒了的人若常闻闻这种醋味,会不治而愈的。
打完了醋坛,一家人开始燃放鞭炮接神过年。这时,兰州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这家响过那家,那家响过又这家。家人将早就备好的猪耳朵、猪蹄子以及其他美味食品端了上来,一家人开始吃年饭。老兰州人除夕夜里必须或多或少地吃些猪耳朵,没有猪耳朵的也要吃上些红枣煮的鸡蛋。人们把猪耳朵叫做“鬼”,认为吃了它,一年中就会精力充沛,百病不生,尤其小孩会因此而不在夜里害怕,这叫“咬鬼”。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
陕西十大手工艺品1、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让,字揖升。湖南省桂东县三都长义(今桥头乡尚义村)人。他出生仕宦之家...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全面占领中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