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通常分为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贯穿于人的一生生活过程的始终,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记忆影响极深。
港南区桥圩镇姚平村有史记载的是南宋成淳四年(公元1269年)建村,距今约有740年,先民多为从山东、河南迁来,民情风俗有中原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融会的特点,而且后代的人散居全市各地,其人生礼俗在全市内外的影响较大,这个村的礼俗也许能反映许多农村的风俗习惯及沿革、发展、演变的情况,并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起来。
一个人的生命开始是怀孕,称为妊娠。结婚请酒时,主人爱以椰子糖果、花生、枣子宴请客人,意为“早生贵子”,盼望生儿育女。婚后的妇女若两三个月没有月经,或有厌食、呕吐现象,一般视为怀孕。辨别胎儿是男是女,一是看孕妇走路,观察孕妇先用哪只脚跨入门槛,如先用左脚跨入,多为男子,右脚先跨入门槛多为女子;二是看孕妇吃食,爱吃辣味多为男子,爱吃酸味多为女子;三是看肚子部位,挺起在中上或左边部位多为男子,突出在中下或右边部位多为女子。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特别是有钱人更重视要生男子,传宗接代。
一般人家对头胎是男是女无关重要,贫穷人家许多希望头胎生女子,认为女子勤劳,“女大好帮工”。对二胎、三胎,无论贫富家庭都极为关注。多胎无子或婚久不育的妇女,有的要寻医问药,有的则要敬神拜佛“求子”。求子的妇人在观音诞、娘娘诞、龙母诞之日,备香烛、红布、花生、莲子、水果等,到庙里供奉,并给这些能“赐子”的神像挂上红布。
孕妇妊娠后,一般不干活,夫妇尽量减少房事,分床分居。睡的床不得搬动,家里的墙壁不得打钉,不得动土,否则就触犯“姆六甲”。相传,姆六甲是生殖人类的始祖,俗称“床头婆”,神位就在床头,不能惊动,禁止犯忌。食物力戒酸味,避免说“酸死”(孙死)之类不吉利的话。这些忌讳,意为“安胎”。
现在这些习俗少了,孕妇可以吃安胎药,在“围产期”还有计生人员跟踪服务,预防意外。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旧时孕妇害怕早产,七、八、九月分娩有“七生八死”、“九死一生”之险。由于分娩的准确时间较难计算出来,所以在分娩前要请接生婆来家里等候,准备好剪刀、热水、布块,让孕妇在产前尽量吃饱,保持体力。剪刀用开水或烧火消毒,热水加生姜片和米酒,用于驱寒,擦洗产妇和婴儿。婴儿出生,接生婆剪除脐带并包扎好,胎盆拿到野外挖坑埋掉,意为再能生育。少数孕妇因在野外劳动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回家分娩的,也要就近到别人的瓜棚、牛棚、茅房里分娩,过后要给产房的主人家里送“利市”、挂红布、烧鞭炮,表示道谢,消除血光秽气。
产下婴儿后,丈夫或家婆要拿一块生姜和一瓶米酒到外婆家报喜,外婆则要赶快给女儿送鸡蛋、行鸡、白米等食物补品,给外孙送衣物。产妇一个月内不得出门,不得干活,不得用冷水洗衣物,用毛巾或布块包扎头部,预防伤风感冒留下后患,俗称“坐月”。坐月子期间,产妇每餐饭前都要给“床头婆”上香,将饭菜供奉一番,然后自已才吃。相传,“床头婆”能逐鬼驱邪,保佑平安。
孩子出生十二天,就要举行诞生礼,俗称做“十二朝”。女家的父母、婶母、兄嫂、姐妹送礼品到男家举行,男家以成只鸡蛋煮糯米甜酒为主食,两家人共同庆贺。孩子的名字按字辈排列而取,或请道公、算命先生取名。未满周岁的孩子一般都未有名字,只叫乳名。
孩子出生三十天,俗语称“满月”,要举行庆贺。满月酒有大有小,有盛有简。一般是生男孩较盛大,生女孩较简小;头胎较盛大,二胎较简小;富家较盛大,穷家较简小。满月酒又称“鸡酒”,以鸡为主料,每席均出一盆鸡蛋酒。喝满月酒的人除了本家的男女老少之外,主要是婴儿外婆家的亲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六七十人,并且以妇女儿童为主,贺喜用语是“柿仪”。
百日礼只有是富贵人家才举办,一般人家不举办。
孩子一周岁称对岁,以后每年到这一天称生日。在孩子对岁、生日时,贫者一般煮两只鸡蛋给孩子吃,尽力买一套新衣服给孩子。富者宴请亲朋,隆重庆贺。贺喜用语是“麟仪”或“龙仪”
男孩出生的当年或第二年,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初十到社庙挂花灯,向“社公”报名,正月十六落灯,宴请亲朋。
孩子六七岁时,要入学读书。入学的头一天,父母煮一顿糯米腊肉葱花饭给孩子吃。糯为“儒”、葱为“聪”,腊肉为透明,取意为读书聪明,学业有成。升高中、上大学,要办酒席庆贺,贺语用“芹仪”,意为鼓励勤奋深造,长成对国对家有用的出色人才。一般子女十二岁后,都要适当参加劳动,跟随父母学习一门技艺,掌握看家本领,做能工巧匠,常说的话是“人生百艺好随身”。此外,还要儿女端水、端饭、培养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教育儿女知廉耻、辨是非、明爱憎、戒邪恶。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