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祖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能走动路的男人都要去。到了坟地以后,由长者按已故先辈的辈分把火纸分发到各位先辈的坟前点燃,然后将鞭炮挂在长长的竹竿上端点燃,让清脆的炮声回荡于空旷的田野,告诉九泉之下的先人们,后人们来看望他们了。孩子们不懂得这些含义,只知道争抢落下的鞭炮。烧纸放炮之后,在长者指挥下所有的人后退站成一排,跪下向先人三叩首。
姑娘媳妇们一般不参加上祖坟,她们在家里收拾好家务后,就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聚在一起,给长辈们拜年去了。男人们上祖坟回来后,立即组织起来给庄上的长辈拜年。从健在的最高辈分的老人开始,进门高喊:“俺老太(或其他称呼),给您拜年来了。”长辈赶忙答道:“年跑远了。”然后,晚辈依次跪地给长辈磕头,祝长辈安康长寿,长辈则端出来馃叶子、馓子、炒花生、炒瓜子、爆米花、梨膏糖等食品分给晚辈,孩子们不在意馃叶子、馓子等,更在意炒花生、炒瓜子、糖果之类,拜年归来,身上所有的口袋都装得鼓鼓的。对于本家的晚辈,长辈还要发红包给他们,这叫做“压岁钱”。
“压岁钱”其实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疼爱,一种祝福,祝愿晚辈孩子们生活幸福。随着时代的变迁,“压岁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而孩子们纷纷用这笔钱买来图书和学习用具,把长辈的祝福与期盼化作努力学习的无限动力,在知识的天地里快乐生活,茁壮成长。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