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超出了同代人,而且可以与北宋的大家比肩。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故居位于今孟津县会盟镇,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当地政府投资进行了重修,使之成为一处新的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
在南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情势之下,身居要职的王铎“无才补天”,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特别是仕清以后,思想更是处于矛盾之中,大量的书画创作,使他得到了一定的解脱和自娱。
王铎的书法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名家高手,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尤其是他的行草,魄力雄迈,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升华出极高的艺术境界。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的书法遒逸劲俊,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王铎的书法作品深受中国人喜爱,曾对中国书法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有名家誉为“唐怀素后第一人”。
时任琉球丞相的蔡坚与阮夷官等十三人曾不远万里向王铎求书,王铎很是感动,写下了诗篇《与琉球都通事阮士范之一首》赠之。不仅如此,王铎的书法艺术还影响到海外书坛,如日本国成立有“王铎先生显影会”等组织。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
拟山园为王铎在孟津的别墅,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原名林苑别墅、 嵘山房,毁于明末战火。《拟山园帖》刻石镶在王铎故居北室墙上,由王铎次子王无咎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汇集摹刻,内容多为王铎临历代名家如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洵、柳公权、虞世南、米芾等的帖碑跋铭,并有少量自撰诗文。《琅华馆帖》刻石于1958年在今洛宁县新寨村出土,现藏于洛宁县文物保管所。该帖为王铎和张鼎延、张璇等人所书,清顺治八年张翱镌刻。此外,王铎还有摩崖、碑碣、墓表、匾额以及众多的散件墨迹流传至今。
在我国古代书法家中,王铎的书法作品较早进入拍卖行,且市场行情一直较稳定。其中一幅草书作品,在北京曾拍出80万元的高价。
王铎墓位于今偃师市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原有墓冢及墓前神道石刻,多被毁,现存石马、石翁仲、石羊、石龟各一对,原有的顺治“谕祭碑”、神道碑也早被易地他用。
为了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艺术,于1998年11月动工,按王铎故居原貌修复重建,历时一年完峻。修复后的王铎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园林,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神笔王铎故居为五进院落,其建筑形制以前屋、客厅、中堂、后堂、后屋为主体,配以东西厢房和东西绣楼。构成每进院的单独结体,均分别以青砖青瓦构建,从整体上展现明清官邸建筑巍峨、壮观、肃穆的文化氛围。
神笔王铎故居后花园为“再芝园”。是一座古典园林,园中因生两棵分别重2.7公斤和5.3公斤的灵芝而得名。再芝园占地面积90亩,其中湖面占地54亩。园内种植有柳树、桃树、雪松、马尾松、竹林、冬青树、月季花、牡丹花、迎春花、白玉兰、女贞树、棕树、梅花、榆树、柏树等数十种花草树木。建有九曲桥、湖心岛、友声亭、读经堂、春兰阁、梅园、游泳池、多功能楼等。此外,东侧还有54亩池塘的“荷塘月色”。
再芝园建筑布局以泓涟碧水为中心,曲径回环,值景而浩。全园湖光翠色,叠石参差,花木扶蔬,小桥横卧,兼容了北方园林的厚重、端庄与南方园林秀润隽雅之长。有“扬柳低舞,楼畔皓月,桃花歌尽,扇底清风”佳境之誉。
神笔王铎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径抵。从207国道口到神笔王铎故居只有4公里;神笔王铎故居西边距刘秀坟2公里,西边距龙马附图寺1.5公里,东边距万亩荷花园10公里。神笔王铎故居与白马寺和上述三个景点,构成了一条旅游风光带。是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条不可多得的洛阳旅游北边线路。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