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神会分布区域
五福神会是永丰乡苏氏族人(岭上苏家和岭下苏家两村)合办的祭祀五福神的活动,参加者涉及大半个永丰乡,凡是永丰苏姓,皆为五福神会的信徒。五福会的影响比较大,方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参加赶会,毗邻的青阳、泾县老百姓徒步翻山越岭前来观看,祈求福佑。
五福神会历史渊源
元末明初,朱元璋初登大宝,国家逐渐繁荣安定。苏姓一族居于永丰必吉岭,村民苏振玉在南京为官,主管粮仓。因奸臣从中挑拨陷害,加上连日下雨,苏振玉未能在限期内完成粮库建设,奸臣抓住把柄,向皇帝参奏,说粮库根本没做。皇上龙颜大怒,将苏振玉打入死牢。苏振玉的儿子苏显荣是位孝子,在得知消息后,匆忙赶往南京,途经长江时,忽见江面上飘来一只木匣,捞起观之,内藏六个菩萨头像。于是苏显荣跪地祷告,祈求保佑父亲性命,并承诺为菩萨建庙供香。随后将木箱藏匿于江边。苏显荣来到南京,冒死面见圣上,陈述其中事由,恳请皇上允许自己为父亲抵免死罪。
皇帝得知事情真相,感其孝义,遂赦免其父死罪,革职为民。苏显荣回家途经江边时,没有忘记这六个菩萨的显灵保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为了报答他们,他就将这六个菩萨往回挑,挑到斜山岭头时,扁担快断了,于是苏显荣就对这六个菩萨说:“你们还没有到我家,如果扁担在哪里断,我就在哪里为你们建庙。”结果在岭上村与岭下村交界处,扁担彻底断了,苏显荣把菩萨放下回到村里,四处募集钱款,筹备建庙。村人非常感动,纷纷捐资捐物,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许多村民把大石头背到山上,很快这座庙就建成了,称作“五福庙”。这座庙是三开间的硬山式建筑,宽5.55米,深5.2米,檐高3.25米,脊高4.95米。庙内的两根巨大的石柱,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整个建筑不用一木一砖一瓦一铁,全部用花岗岩石料立柱穿椎横梁为结构,上覆弧状条形石以为瓦。当地民谣说道“石头瓦,石头梁,石头柱子石头墙”,形象地概括了它巧夺天工的奇特风貌。五福庙建成后,村民们在庙内供奉了菩萨牌位,顶礼膜拜常年供香。
为表达对菩萨的崇敬,村民每年阴历八月十四、十五举办一次“五福会”,恭请菩萨“出巡”,设立神坛,举行仪式祭祀五福神。一时香火极盛,参与五福神会的人数众多,十里八乡皆来赶会。清朝年间,当地艺人伐大柳树为材料,精心雕琢制成六尊菩萨神像,供在庙内,从此,香火更为鼎盛,“五福神会”活动也热闹非凡。或是得其庇佑,苏氏果然子孙繁衍,烟墟遍布岭上岭下。“五福神会”每年一届一直延续到1950年。1981年,原县级黄山市政府组织安排人员对“五福神会”进行采风,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记录了“五福神会”的活动过程。1987年,原县级黄山市文化部门再度挖掘民俗“五福神会”,并将其详细内容修订在《黄山市文化志》中。2003年初,黄山区人民政府、黄山区文体局安排资金,组织人员,聘请专家对“五福神会”进行了系统性深度挖掘和整理恢复,培训了人员队伍,购置了相关道具,基本恢复了“五福神会”面貌和特征。2003年8月,在恢复和重现“五福神会”祭祀程序的基础上,制定了“五福庙”、“苏氏宗祠”保护措施,设立了控制隔离带,确立了专人看护,并将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五福神会”相关祭祀、出神表演在首届黄山民俗文化节上演出,获得好评。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