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儿女唱的“孝歌”:
哭一声爹,哭一声妈,你怎忍心丢下“小冤家”?
孩儿一尺三寸落下地,爹妈时时都费心思。
数九寒天儿尿铺,让儿睡干娘睡湿。
你教孩儿学走路,你教孩儿学仪礼,
这养育之恩怎报答?啊!……
“孝歌”有哭丧者随意自编的,也有前人流传下来的,有独唱的、有两人对唱的,也有一人唱众人帮腔合唱的。歌词内容随死者性别而定,女性多唱传统唱本中的《十月怀胎》、《大孝记》等。男性多唱《董永卖身葬父》、《十二大贤》等。灵堂里一夜灯火不熄,“孝歌”一直唱到天明,歌声一中断,歌先生就把锣鼓打两环子,唱上一段,引导孝子们再唱,例如歌声暂停时歌先生唱道:
哎!远看青山松柏齐耶,莫忘那栽树浇水的人哟!
君子“下地”一尺三哇,哪一个不是爹娘抱大的呀?
爹娘费尽了千辛万苦啊!孝顺的儿女也难报一呀,
人活世上要凭天理哟,这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哕!
歌先生的歌词又勾起儿女们的思念亡亲之情,孝子们的歌声又起,如《十二月想爹娘》,就是孝子们常唱的一首传统的思念双亲的“孝歌”:
正月新春暖洋洋,四月里阳雀催工忙,
孝子过年想爹娘,儿插秧苗娘(爹)送汤,
去年过年合家欢,一碗茶汤端在手,
今年过年没了爹(娘)啊!父(母)恩爱似大海洋啊!
二月迎春花满坡香,五月初五是端阳,
孝子观花想爹娘,家贫无钱缺米粮,
小时爹娘为儿把花采,买一个粽子爹娘不用,
而今花开爹(娘)早亡啊!留给儿女来分尝啊!
三月清明雨纷纷,六月里,热难当,
家家上坟祭亡魂,夏夜院内乘风凉,
往年爹(娘)教儿敬祖先,儿女熟睡凉床上,
而今你也作故人啊!爹(娘)为儿打蚊又扇凉啊!
七月七日银河明,儿的热冷娘知道啊!
鹊鸟搭桥渡双星,冬月里想爹(娘)心更酸,
爹娘为儿终身事,老爹(娘)临终嘱咐言:
费尽了心血累断了筋啊!“望儿勤奋走正路,
九月里,菊花黄,天理良心不可偏啊”!
秋收毕孩儿病倒床,儿(女)们记心间啊!
爹娘日夜床前守,腊月想爹(娘)痛断肠,
儿病如害在爹(娘)身上啊!养育之恩实难忘,
十月里,雪花飘,若要父(母)子(女)重相会,
想起爹娘泪暗抛,除非南柯梦一场啊!
夏备单衫、冬备棉袄,孝儿孝女想爹娘啊!
“孝歌”说唱结合,以唱为主,歌先生在歌唱中,往往即兴编词,当众夸奖对父母生前尽孝的儿女,对不孝的后辈,歌先生也编唱事实直接规劝或批评。这种用唱“孝歌”办理丧事的风俗,在陕南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它隆重庄严,简朴省事,深受巴山地区人们重视,现在汉中、安康一些平川地区,许多人在举办丧事时,也在效仿这种形式。
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是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间歇过程的,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不同当然它的飞机起飞地点也有所不同,有些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方式都是让乘客们心惊胆战。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跑道。1.南极洲的...
在阿尔及利亚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显得彬彬有礼,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在很多地...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