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吊唁
丧家向亲友们报丧后,亲友陆续携带香、蜡、纸、挽联、挽幛等祭品前来哀悼祭吊,并安慰孝子节哀保重,谓之“吊唁”或“吊丧”,这是丧葬中流行最普遍的重要习俗之一。开吊之前,丧主要请执客司或总管帮助料理全部丧葬事务,因孝子要坐草守灵、寝苫枕块,无暇顾及其他。执客司或总管一般由族中的长辈或村中德高望重而又有治丧经验的老人担任,其职责是制定丧葬费用的分配计划、聘用各类服务人员、招待吊唁的宾客和全权处理丧葬中的一切问题。丧主家请的外姓帮忙人,腰上系红布带,意在避祟。死者人殓后,就要把灵堂布置一番。灵前摆一张桌子,名为“祭桌”,围上白布桌罩,上面陈放香炉、蜡台、果品、面食等供品。桌上设灵牌,如果是父亲死了,上写“新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如果是母亲死了,上写“新故显妣×氏××老大人之灵位”,左下侧写“祀男×××敬立”。灵堂悬一白布孝幛,把死者的照片放大,镶上玻璃镜框,挂在灵堂正中,两边张贴挽联,灵堂两侧放置众亲朋赠送的纸扎,如车马、宫室、床帐、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花圈等。灵桌前设置烧纸盆,地上铺个大草垫,供亲友祭吊叩拜。
灵堂布置停当,还要请吹手乐人,凡来往吊唁的亲友,都要奏乐迎送。孝子在七天内不坐椅凳,男左女右,分坐于灵柩前面两侧的谷草上,日夜轮换守灵,名为“坐草”。舅家来人吊丧,全体孝子要出门跪迎,直至迎到灵前。若有未婚女婿、未婚儿媳前来吊丧,孝子则须跟随乐人往村外迎接,并赐红披一条。其他主要亲戚供献蒸食、肴馔时,孝子、乐人亦须出外迎接。死者近亲中的女客,一进村就嚎啕大哭,男客进入灵堂才哭,守灵的孝子陪哭,乐队同时要奏哀乐。一般亲友送的奠仪,多是蒸桃馍、白蜡烛、冥纸等,死者的姻亲如女婿、外甥等,则要蒸狮子、海马、送铭旌和各种纸扎,并送陪葬的泥人,高约八寸,身穿彩衣,八个为一副,名为“捏生”。近几年也有献纸彩电、纸冰箱、纸洗衣机的,不管花样怎样翻新,最后都是付之一炬。吊丧者献上供品,然后上香、烧纸、奠酒、叩头、跪在地下痛哭。男祭,男孝子陪同叩头痛哭;女祭,女孝子陪同叩头痛哭,称为“陪礼”,最后孝子屈膝跪拜亲友,谓之“谢孝”。
在陕北的延川、横山等县,开吊的前一夜,烧毕夜纸,死者的儿女要请舅家到席前,孝子跪在地上,陈述丧事准备情况,并征询舅家意见,俗称“下话”。平时对老人生前孝敬鲁,舅家对丧礼容易通过,平时对老人不孝者,舅家要历数孝子过失,大加指责,并对丧葬的安排百般挑剔,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孝子无法满足舅家的要求,只得长跪不起,此时只有孝子户族中的房头及亲友出面斡旋,得到舅家的谅解,孝子方可起立,否则舅家有惩罚孝子的权利,俗称“规矩娘舅”或“娘舅争礼”。
埋葬前,稍富裕的人家都要请僧道或阴阳先生念几天经,名为“做道场”或“法事”,意在超度亡灵,为死者消灾免难。念经的人数多少没有限定。在此期间,整天乐器不停,哭声不停,早晚行礼拈香都要奏乐。在念经时,孝子沉默肃静,见有吊唁的人就要叩头(同辈中年龄小于自己者,只行作揖礼,不叩头),每日早、午、晚三餐,都要在灵前拈香献饭,俟客人吃饭完毕,把灵前献的饭菜夹出少许,放进一个小瓦罐里,称为“祭食罐”,待出殡时与棺材一起埋掉。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