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它节日
正月二十日,叫“天穿节”或“补天补地节”,是陕西特有的民间节日。《同官县志》云:“此日以红缕系饼饵掷之屋上,谓之‘补天’。”妇女停针一日。
正月二十三日,是“太上老君出殡日”。旧时,延长县作纸人为太上老君带孝,白水县夜放灯火如元宵。延安俗谚云:“大忌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庵。”《同州镇志》云:“禁不得食米,或禁三数日,惧病疳。”《韩城县志》日:“二十三月,作佛事,忌用刀斧,恐伤佛故也。”
二月初二,叫“中和节”、“龙抬头”,是中国农村的传统节日。城固县忌担水,忌扫地,忌锄田。因为担水会惊动水中的龙,扫地扬尘会损害龙的眼睛,锄田能碰伤龙的鳞甲。丹风县忌烙馍,只能蒸馍。全省妇女停针一日,恐怕刺伤了龙的眼睛。清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宝鸡忌见棉花,认为见了棉花会患头病,妇女停针三日。
四月初八,叫“浴佛节”,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一些地方禁屠割一日。
五月初五日,叫“端午节”、“端阳节”、“夏节”。旧时,人们认为是凶日,所以要佩戴香包。宜君县给牛、马、鸡、犬都要戴。据说香包有“驱鬼避邪”的功能。人们于此日挂蒲艾、喝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城固等县忌坐门坎,据说坐了会长痔疮。
六月初六,称“天贶节”、“迎女节”、“虫王节”、“晒衣节”。《咸宁县志》云:此日“出书籍衣服以晒,俗谓虫不啮”,因而忌雨。另外,俗谚云:“六月六日雨,菜根遭虫蛀。”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俗信鬼于此日出来活动,故亦称“鬼节”。除上坟外,忌出行,以免遇到鬼。
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秋节”。民间于此日夜间祭月、赏月,因而忌阴雨。另外,《临潼县志》云:“中秋有雨,次年元宵必阴”,主年景不好。
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禁屠宰。
九月九日,叫“重阳节”。旧时,视这一天为凶日,因而有登高避祸的习俗。宜君县群众在一清早就登到附近的山头,直到下午才能回家。
冬至节,也叫“冬节”,忌不吃饺子,俗信否则会冻掉耳朵。忌吃不饱,俗谚云:“冬至吃饱饭,一冬不咳嗽。”华县在辛亥革命后到建国前,一些私塾要于此日停课,祭祀孔夫子和文昌帝君。
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禁忌与春节大体相同,如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哭闹,忌打破碗碟,妇女停针等。另外,女子此日忌吃娘家米,商南俗谚云:“三十吃了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忌夜里在大门外叫人。若有人叫不答应。蒸年馍时,忌邻家妇女来借东西或生人来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蒸出的馍皮子不光亮。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