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镜的几种形式和流行年代
曾被命名为规矩纹的T、L、V图形符号,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最早出现在河北平山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石雕板中;而作为铜镜的装饰图案,则始现于西汉中期的蟠螭纹镜中;尔后,在新莽及其前后时期流行的四神、禽兽或元气纹镜中,却成了最常见的装饰图案。
两汉时期流行的规矩镜中,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国号铭文,例如:汉、大汉、汉家;新、新家等。根据现有的资料,还发现了较为罕见的纪年铭文,如“永始二年五月”(公元前15年)、“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始建国天凤二年”(公元15年)等。
我国的铜镜研究者通常把规矩纹划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T、L、V三种符号齐全的组合,称之为规矩纹。其中较早时期的这类规矩镜中,有极少数的L、V形符号之间是饰有铭文的。一种是T、L、V三种符号缺少其中之一或之二的,称之为简化规矩纹。一种是T和L、V三种符号之间以细圈或铭文带间隔的,称之为间隔规矩纹或圈带规矩镜。
根据对这些带有国号和纪年铭文的铜镜的形制、图案、书体和辞句内容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分析,再结合那些带有“新”朝国号、可以确定为新莽铜镜的比对和出土资料的相互印证,可以发现,那些带“汉”朝国号的铭文镜,西汉晚期铸制的可能性较大。
那些铭文书体较为规范的简化规矩镜和间隔规矩镜,其流行时段通常也应该是在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而极少数新莽后期的规矩镜,会存在缺笔、减笔和错别等诸多现象。至于东汉时期的许多规矩镜,大多是纹饰线条较为粗率,铭文排列比较稀疏,存在缺笔、减笔、反书、简省、假借和错别等种种现象。
在对规矩镜的排序比对中,我们似乎可以发现,早期的规矩镜中好像还没有普遍确立天圆地方的观念,因为这些较早时期流行的规矩镜中,不少是圆形钮区的布局格式,而非方框钮区。
汉代规矩镜中天圆地方观念的真正确立,或许应该是始于尚方镜。这种出自西汉晚期,由朝廷的尚方机构精心设计和尚方官工精工铸制的规矩镜,具有基本统一的形制格式,即:钮区或方框,或方框中饰十二枚乳钉间地支铭文代表大地;饰有T、L、V形符号、八枚乳钉和四神配置的祥瑞图案等纹饰构成的圆形的主区及外形,则代表天;边区通常饰以云气飘忽的流云纹等。
尚方御镜的这一基本形制和图案配置格局,应为当时流行的四神规矩镜的官颁定制,而这一制式也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当时的一些民间铸镜作坊所仿效。
鄂伦春族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神秘的大小兴安岭地区是鄂伦春人的家乡,几千里的苍茫林海造就了鄂伦春人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他们就地取材、以狍皮制作服饰的传统。鄂伦春人在制作狍皮服饰时会...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奇特风俗,由于历史环境不同,我们对这些现象很难理解。在美国墨西哥的小镇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骷髅,究竟为何墨西哥人如此喜欢骷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可曾遇见或幻想过一群骷髅的狂欢...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太阳落山之后,村中草坪上烧起一大堆柴火,火堆后立一棵三丈高的松树,树上悬挂一只剥了皮、掏去肚杂的绵羊。村里所有猎人,在百步之外用弩箭射羊。谁先射断系...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的美味,还因为关于它的美妙的传说故事,不过版本不一样吆,采集这里大...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