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时高
"吾时高"是普米语音译,意为"过大年"。流行于云南省宁蒗、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和四川省木里、盐源等县。节期在农历每年腊月,但具体日子,各地不同。宁蒗一带的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一带的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其余一般都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过小年,延续3至10多天。过小年之前,在腊月二十日,传说中普米族"皇帝"的诞辰,要接祖先亡灵回家过年,举行祭祀仪式。腊月二十日夜由男性家长主持祭"门神"、"灶神",尔后全家围火塘吃团圆饭,并给狗喂三个饭团。有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举行祭祖仪式。除夕晨,打扫室内外,贴对联,在院内及火塘周围撒松毛,在门上插腊梅花,下午开始煮猪头肉,晚上团圆后便开始守岁。初一凌晨,鸡叫头遍,鸣火炮三响,吹海螺迎新报岁,家长上屋顶(缓坡平顶房)以事先备好的松枝、蒿叶、水酒、牛奶等祭祖求吉。青年男女闻鸡而动,到井泉或河溪边去"抢水",称为"买金水"。以先取得净水者为最吉利。初一上午会家吃酥油米饭,下午宴请客人。初一有客到家会餐,亦是日子红火、生活美满的吉兆。家中若有年届13岁的少年,要为他(她)举行隆重的"成年礼",使他们今后可参加社交活动,成为家庭中有发言权的成员和一个整劳动力。初二,各家牵耕牛到地里象征性地犁一下,然后放牛于山野,人们宴饮于阳坡。节日娱乐活动有打靶、赛跑、赛马、打秋千、捉飞鸟、跳锅庄舞等。节日最后一天,有些地区有"吃虫头"(或叫"灭虫")仪式。青年男女聚会一起,把炒爆的玉米、青稞、大麦、麻籽、小米等装满一大笸箩,其中埋藏姑娘们的手镯。米花是"小虫",镯子是"大虫",谁的镯子先暴露,大家便她手背,表示灭虫。活动地点在山坡上。入夜,全寨老少亦都上山,大家穿得漂漂亮亮,要在山上围篝火欢度春宵。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线面是福州民间传统食品,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食油、鸡蛋等,调...
充气娃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诞生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越来越高超,很多充气娃娃可以说是与真人无疑,世界上最贵的充气娃娃就是这样的,触感和真实皮肤一样,看起来也和真人一样。下面排行榜123来带你看看世界上...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人们可通过用农历月份和24节气相互结合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种植时间,会通过二十四节气总结出来一些特别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些时间节点对农业有着至关重...
城阳村的村西有条张家胡同,相传是当年名道张三丰没当道士时居住的地场。说起当年没有出家入道的张三丰,那可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家境殷实,到了成婚的年龄,前来说亲的媒人踩破了门槛,最后,父母做主,给他...
圩日,集市开市的日子。也叫“圩期”。圩日文化可丰富多彩,有其深厚的地方特色,成为西南地区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的圩日,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一般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圩、“...
上下九代宗亲称谓自己以上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
九龙池,位于牟平区玉林店镇东南昆嵛(yú)山北麓的苍山之西,有高约百米的悬崖石壁,居中梯列9个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的直径约有丈余,小的数米,自上而下,瀑布常年川流不息,池水清澈见底,唤做“九龙池”。...
早先年,吉林省梨树县梨树城叫“奉化屯”。传说在这以前叫“凤凰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屯名,只住着几户穷人家。屯里有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名叫桂阳,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姑娘名叫玉凤,温柔憨厚,心灵手巧。他俩...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文化和独特的习俗。在婚礼习俗方面,自本世纪60年代后期起,一股“性解放”的思潮冲击着法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婚姻模式,青年男女中间流行不履行结婚手续、不举办婚礼仪式的“未婚同居”...
青海藏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青海藏族民歌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为“鲁”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不等,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