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材产业遍地开花,石材基地也遍布东南西北。在业内,说起中部石材大省,不少人最先想到的总是湖北,相比之下,同时石材大省之一的河南就低调些。事实上,河南不仅是中国花岗石资源消费大省,也是花岗岩的生产大省。在当下,我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矿业投资向中西部转移、加快公转铁建设的新发展格局,石材资源丰富、具有交通优势的河南再次站在崛起的风口。我们再来深入了解河南情况。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称,是全国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极具战略位置。在地形地貌上,河南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其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由于较高的山地丘陵比例,境内矿产资源丰富,2017年就已探明资源有110种,已开发利用的有93种,涉及花岗石、大理石、煤炭、钼、金、铝、银、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优质资源,逐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河南境内已经探明的花岗石出露面积已经超过14500平方公里,占据全省面积的8.7%,占基岩区面积的32.2%,占整个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花岗岩类的36.2%。从颜色上来说,有灰白色、灰色、黄锈色、肉红色、黑(暗灰、灰绿)五大类。以地域来划分,河南境内的花岗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三个区域。太行山地区的花岗石主要分布在安阳县与林州市的接壤地区的燕山期闪长岩体内,以黑绿色、黑棕色石材居多,产自于林州东岗镇一带的"林州黑",就是该地区最为出名的花岗石之一。
河南境内的主要花岗石产地包括南阳市市的南召县、内乡县、西峡县、方城县、淅川县,驻马店市的泌阳县、确山县,石材品种颜色有灰白、黄锈、灰色、肉红色,涉及到的知名品种有梨花红、梨花白、芝麻白、芝麻灰、泌阳红、晚霞红、黄锈石、米黄玉、黄金麻、古典米黄等,预测其资源前景超过500亿立方米。还有信阳市的罗山县、商城县、固始县,主要产品包括芝麻黑、黄金麻、桐柏红、新樱花红,肉红色花岗石主要产于罗山县、商城县,墨绿色、灰色花岗石主要出产于桐柏县的黄岗镇、毛集镇等地,预测资源前景达50亿立方米以上。
在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用石传统颇为悠久,早在清代以前,一些地方就有采用石头为搭建房屋的主要材料,而大规模进行花岗石开采、生产、加工、销售,确实在很久以后的事情。由于历史、思想、交通等诸多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各地的石材开发仅是以出售毛石和简单的粗加工为主,石材产业规模小、链条短,严重缺乏产业优势,发展缓慢。自90年代开始,河南大力招商、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加速了产业发展步伐。彼时,河南石材行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链条拉长,产、加、销一体化迅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人民群众经济收入逐渐增加,客商遍及国内外。
在这种“有水快流”思想指导下,河南矿山数量多、布局不合理、开发秩序乱、经营粗放、资源浪费、破坏环境、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问题十分突出,还有无证勘查和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这些严重影响了石材矿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2004年1月,河南省时任省长李成玉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实施重要矿产资源整合的理念,提出了资源整合的意义、目标任务与实现途径,也由此拉开了河南省10年矿产资源整合的序幕。此后,河南进一步加大对矿业秩序治理整顿的力度,严厉打击无证探采矿、以采代探、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并多次派出督导组对各重点县市进行督导,石材行业秩序有所改善。
接着到了2010年,地产经济低迷,石材业的前行之路也随之艰难。而在后面伴随2017年席卷全国的环保整治狂潮使得低迷的石材产业雪上加霜。自2018年开始,河南省各地陆续开展了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矿山和废弃矿山治理的“三山”行动,对露天矿山“关小上大”,关闭一批建筑石料类小型矿山,并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对石料矿产展开科学规划布局,矿山开采秩序明显规范。在2020年下半年,河南全省露天矿山数量由992个减少到605个,同时,全省76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推动全省矿业逐步转型高质量发展。
在政府的助力下,近几年,泌阳县、内乡县、罗山县、汝阳县、驿城区等地先后开工建设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其中,中国内乡石材基地项目由厦门合一集团和内乡县政府联合筹建,总投资80亿元,占地近万亩,竣工投产后可入驻石材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近1500家,带动就业10万人次,或将助力内乡成为继广东云浮、山东莱州、福建水头之后的又一大石都。依托宝贵而富饶的花岗石矿产资源,点石成金的石材产业正成为河南省矿业发展的新亮点,正在崛起的河南石材工业将向我们展示化优质资源为致富源泉的蓝图蜕变。
喀左紫砂,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08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喀左紫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喀左紫砂制品是用紫砂矿石为原料经过多个工序制成的一种高温...
托洞腐竹是广东云安区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
古贝春酒,山东武城特产,提起“古贝春”,人们都知道是一种浓香型优质白酒。爱喝的人不少。当地人都喝顺了口。七十年代末它一问世,就很快誉满中原。2019年12月11日,武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
呈贡宝珠梨,云南省呈贡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呈贡宝珠梨至今已有9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云南省地方名特优品种。呈贡宝珠梨果实近圆形,果梗短粗,皮色青翠,采后果实表面出现蜡质,具光泽,果点明显。单...
临猗苹果,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临猗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85毫米苹果为大型果,平均单果重220—350...
绍兴腐乳是浙江地区传统名菜,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绍兴腐乳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红方的汁烧肉,肉味香冽,是绍兴传统的家乡名菜;醉方的汁,绍兴人多用来蒸豆腐,放上点小葱,呈白底、黄液...
南和金米,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南和金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南和金米籽粒饱满,米粒圆型,色泽金黄,白粒率2-5...
华亭核桃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具有皮薄,出仁率高,低灰分、低水分、高脂肪、高蛋白的特点,核桃仁芳香味美,含蛋白质12一-27%,含有磷、钙、钾及维生素等物质。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
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
福州玳玳花茶 产于福建福州。明朝椿年《茶谱》在有记载。本世纪60年代,福州茶厂最高年产量达78吨。主销华北、东北、浙江、福建等地,行销港澳地区。福州玳玳花茶产于福建福州,其外形符合原商业部部颁花茶坯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