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禾毕子,嘴丫丫,上桃树,啄桃花。
桃花李花畀伲啄,莫来啄龙眼荔枝花。
龙眼要留来生贵子,荔枝要留来转外家。
(二)
禾毕子,住在屋檐下,哥哥开铺城脚下。
十日半月嬲一摆,手中扇子香桂花。
(三)
禾毕子,满天飞,
爷在荆州寄信来,劝郎莫打娇娇女。
娇娇女,眼前花,风吹倒向别人家。
(四)
禾毕子,嘴丫丫,一飞飞到涯屋卡,
问佢脉个柬欢喜,佢话阿爸金榜题名啦,
阿公听来须一抹,阿婆听到笑脱牙。
注释:
1.禾毕子:又作罗毕子,麻雀的一种,多在田间活动,有的地方称作“禾花雀”、“麻雕子”。
2.嘴丫丫:鸟雀啼鸣时鸟嘴张开的样子。
3.啄: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
4.畀:给。伲:你。
5.开铺:开店。城脚下:城墙下面。
6.嬲:客语读音liao,玩耍、休闲。摆:本义为来回摇动,在此转借作量词。一摆,即一圈、一轮。
7.荆州:今湖北荆州市,在此泛指在外做官、经商的地方。
8.娇:美好可爱的样子;娇娇女:宝贝女儿。
9.屋卡:家中,家里。佢:他。
10.脉个:又作吗格、么个,什么。柬:那么。
11.阿公:爷爷;阿婆:奶奶。
12.须:胡须,胡子。
13.涯,客家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读音近“艾”。
赏析:
客家童谣《禾毕子》起码有七八个版本之多,主要流传于粤东、台湾客家地区。赣南寻乌也有一首《禾毕子》:“禾毕子,喙呀呀,上桃树,啄桃花。桃花李花任你啄,莫啄龙眼荔枝花。龙眼拿来等人客,荔枝拿来接亲家。”整体内容与《禾毕子》(一)基本一样。
客家人自幼接受“天地人和”的思想,自然对于每天相见的禾毕子,有着特别亲切的情感。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禾毕子塑造成为精通人性的鸟类。或明白人们“龙眼要留来生贵子,荔枝要留来转外家”的愿望,不啄食龙眼荔枝花;或家庭成员似的“住在屋檐下”,令人轻易联想起“哥哥开铺城脚下”;又或者满天飞,帮人们“寄信”、报喜,将阿爸金榜题名一类的喜信报告给自己。
第一则侧重于描述禾毕子在花间上下跳动、啄食的情景,将春天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致呈现出来,而且顺其自然,灌输着“早生贵子”的客家传统文化。龙眼晒干后称作“桂圆”,“桂”与“贵”谐音。客家传统婚礼中有一道“撒帐”的仪式,主人家长者或主持婚礼的礼生,要在洞房婚床上撒一把一把的红枣干(谐音“早”)、花生、桂圆、莲子,四种吉祥物品连在一起,即蕴含着“早生贵子”。至于“转外家”,更是婚后客家妹人人朝思梦想的事情。毕竟夫家不如娘家自在、随意,尤其过去客家人盛行早婚,客家妹子多在年十一二之际,便身为人妻。在娘家还未过撒娇的年龄,在夫家却不得不一本正经,“食郎饭(指已经出嫁),打郎声”不说,还可能像另一首客家童谣所唱的那样:“八岁食郎饭,九岁当郎家。”尽管如此,这则童谣的基调是活泼的,对各种事物的观念始终渗透着豁达精神。
第二则主要描写“哥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样子,“十日半月嬲一摆,手中扇子香桂花”,虽然以讽喻作为基调,却同样有着“扇子香桂花”的美好,起到一种反讽的语言效果。寥寥数语,融融亲情,同样体现着“人和”风貌。全然没有得理不让人的那种故作威风,更没有以小欺大的刁蛮。讽刺者与被讽刺者,透过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禾毕子,起到了一种造化自然的作用。看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方式,客家人很是拿手。
第三则同样以禾毕子起兴,讲述远在他乡做官、经商的爷佬(父亲)如何写信回家,告诫新郎哥切莫随意打骂自己的宝贝女儿。早早就已经嫁了他人,不得不日日“食郎饭”的娇娇女也看了信,因为父亲所写家书对自己特别关爱,不仅悲喜交加,眼前突然昏花,娇弱的身子仿佛一根草,丝毫经不住风吹,一下便倒在了别人身上。这则童谣言下之意告诉人们,“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父母的恩情永远比天高,永远比海深。
第四则《禾毕子》更加生动有趣,不仅以禾毕子起兴,还让禾毕子充当吉祥的信使,犹如喜鹊报喜一般,将父亲金榜题名的消息带了回来。传统客家社会是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所谓“仕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客家人历朝历代均以耕读传家,一边从事耕作,一边勤奋读书。科举时代,对学子、考生的年龄没有限制,绝大多数进京赶考的读书郎,都已经成婚,并且已经生儿育女了。古今皆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然而过去望夫成龙、望父成龙者也一点不新鲜。人生三大喜,其中有洞房花烛夜,又有金榜题名时。因此,阿爸金榜题名的消息一从禾毕子嘴里得知,爷爷便手抹白花花的胡子,喜悦之情不言自表;奶奶则是狂笑不已,连松垮的牙齿都笑脱了。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而这幸福全由禾毕子所带来。因此,客家儿童对禾毕子的认识就不再停留在鸟儿本身的外在特征、生活习性上面,而多了一层物我和谐共处的思想。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