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的欢笑……
在“噼噼啪啪”的第一挂鞭炮声中,男家前往迎娶新娘的花轿意气风发地起程了。轿子里放着为新娘准备的一筛子衣被和一个梳妆盒(又叫“上头盒”),这些是必须由“全人”即儿女双全的妇人放进去的。一童男子压轿一程后返回。花轿在迎亲的途中一路鼓乐开道,吹吹打打,煞是热闹。
花轿抬到女家门口时,男家人立即燃放第二挂鞭炮,鼓乐也吹打得更为振奋热烈。这时女家“全人”或新娘的姐、嫂从轿子里抱出衣被和梳妆盒,赶紧给新娘“上头”化妆。打开“上头盒”,里面的手镯、簪子、耳坠、铜镜及筷子、栗子、花生、一对面鱼、过路面、红鸡蛋、红丝线等一般是不可或缺的。新娘从头到脚换上男家的衣物后,便是名副其实的“新人”或“贵人”了。在男家人又接连两挂“噼噼啪啪”急促的鞭炮声中,新娘被盖上“蒙头红”,并由其兄弟或表兄弟背上花轿,以示新娘不要忘了娘家兄妹手足情与父母养育恩。所以,新娘上轿时一般都会忍不住流泪的。见新娘坐上了花轿,男家人便吆喝着匆忙放响第五挂鞭炮,兴高采烈地“打轿回府”。富人家陪的“大八件”、“小八件”及“四盒底”等,应有尽有,或手提,或肩抬,甚是场面。而穷苦人家有时连一张八仙桌也陪不起,只能给几件随身换洗的衣服,这叫“打软包”。
花轿快到男家时,早有“探子队”飞报花轿行程。第六挂鞭炮顿时响彻全村。之所以要燃放六挂鞭,是取吉祥大顺之意。花轿落地,男家过来两个“全人”撕开用红线缝上的轿门,挑开新娘的“蒙头红”,并抱下随轿带回的那筛子剩余衣被及梳妆盒。这时两个伴娘过来向新娘深鞠一躬,请其下轿,新娘在轿中必须起身点头,以示还礼。新娘一进门,先要跨马鞍,意为“新人跨马鞍,辈辈做高官。”跨过马鞍还要跨火盆,寓意是“新人跨火盆,辈辈出贵人。”然后,男家“宾相”三请新郎来拜堂,口中还念念有词:“新郎来拜堂,拜天拜地拜爹娘,夫妻对拜入洞房……”新娘进洞房前,有人用笆斗象征性地往其胸怀撞几下,即“撞斗”,以求“富贵入怀”之意。
新娘入了洞房,男家“全人”便把看喜的撵出去,铺一芦席于地上,席上铺被,让新娘坐于被上,用一根细细的红丝线绞掉了新娘额头鬓角的乳毛。这在旧时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绞”,就是所谓的“开脸”,也是女子身为人妻的标志。新娘“开脸”后,由伴娘陪同向准备开席的长辈一一磕头,以示敬重;长辈们也把准备好的“红纸包”送给新娘。
晚上“送房”算是最热闹的了。亲朋好友酒足饭饱,争相拥入洞房,摆上一张八仙桌,在桌上放置八盘点心,并燃亮一对大红蜡。大家有说有唱,动手动脚,出尽新郎新娘洋相。尤其是大家轮番向新郎新娘敬酒时,每敬一杯便说一套吉利话,幽默诙谐,逗得满屋人前俯后仰,哄笑不止。闹新房常常会闹到深更半夜,有时直到鸡叫二遍。大家看新郎新娘已精疲力尽,才互递眼色,同伴娘一起朝新人身上和床上撒几把喜糖喜果(即“撒帐子”),然后纷纷退出。其中一人还要从窗户往里扔一把筷子,边扔边说吉利话:“一扔金,二扔银,三扔鲤鱼跳龙门……”其词合韵,其声朗朗,以示亲朋好友的诚挚祝福。
第二天,新娘一大早起来,要给公公、婆婆磕喜头,还要由小姑或妯娌带着到几家近房再一一磕拜,这叫“认族归宗”。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