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诗(戍边诗):众所周知:西迁到新疆的锡伯族,是清政府作为“边防部队”派过来的,他们肩负着防守卡伦(卡伦:满语,清代在沿边地区派出官兵守望的哨所),驻防台站的军事任务。据何秋涛《朔方备乘》和贺灵、佟克力主编的《锡伯族史》记载,锡伯族官兵先后防守过固尔班托海卡伦、安达拉卡伦、沙巴尔托海卡伦、托里卡伦、马哈沁布拉克卡伦、春济卡伦、乌里雅苏图卡伦、额木纳察罕乌苏卡伦、霍依图察罕乌苏卡伦、塔木哈卡伦、察汗托海卡伦、托赉图卡伦、沙喇托罗海卡伦、厄楞莫多卡伦、头勒克卡伦、察林河口卡伦、塔木哈色沁卡伦、大桥卡伦、达尔达木图卡伦。当时的锡伯营除驻守以上十九处卡伦外,还派官兵协助在伊犁河北岸的索伦营驻守的辉番卡伦和崆郭罗鄂伦卡伦,协助厄鲁特营驻守沙尔雅斯卡伦。换防台站还远到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噶尔(今喀什)。可以看出来,防守卡伦、驻守台站是新疆锡伯军民的神圣职责,而且成为锡伯族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在锡伯文化中出现了卡伦文化的因素,在新疆锡伯文学中出现了卡伦诗。清咸丰初年,锡伯营卡伦侍卫何叶尔·文克津奉命前往辉番卡伦换防时写的《辉番卡伦来信》,很多人认为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实际上,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抒写作者从锡伯营驻地到辉番卡伦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抒写辉番卡伦的设置、形势、历史、作用和驻守官兵的心情。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犹如一幅逼真的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锡伯军民西迁到伊犁以驻守卡伦、保卫国土、兴修水利、开荒造田为天职的爱国主义精神。
锡伯族卡伦诗的代表作还有叙事长诗《喀什噶尔之歌》和《拉贤罕图》。《喀什噶尔之歌》在新疆锡伯族民间流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首长诗主要叙述了19世纪20年代清军平定张格尔叛乱的历史过程,抒写锡伯马甲纳宗阿和舒兴阿在喀尔铁盖山活捉张格尔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叙事长诗《拉贤罕图》曾广泛流传于各卡伦、台站和民间。这首诗成功塑造了一个锡伯军人的形象——拉贤罕图。由于他是一个独生子,老是实现不了从军入伍的理想,他被跨马出征,驻守卡伦的强烈愿望所折磨着,他到处求人帮忙,最后一个被他感动的长官批准其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披甲。他随军到遥远的喀什噶尔驻守,而且爱上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又演绎出他的爱情故事。轻快、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是这首长诗的显著特点。
萨满诗:萨满教是多神的原始宗教,我国北方操阿尔泰语系诸民族都曾信仰过萨满教。作为世居我国东北的锡伯族也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对古代和近代锡伯文化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可以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萨满教文化。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有诗歌、传说、故事、舞蹈和绘画,特别是萨满诗对锡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从锡伯民间发现的《萨满歌》就是锡伯族萨满诗的代表文献
《萨满歌》由两册组成,第一册名曰《祈告、祝赞、祷告神歌》,第二册为《治病时送巫尔虎之神歌》。《萨满歌》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锡伯族萨满教的仪式内容,从学萨满时的祷告、报明姓氏身份开始,经过祈请托里上刀梯、呼唤众神灵附身,通过十八个卡伦等,到领承众神灵意志,为人跳神治病的整个过程都有详细的记载。古代锡伯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锡伯族古代历史、古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萨满歌》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萨满歌》中的第三部《祈请金刀梯神歌》是独具锡伯特色的萨满诗。这首诗抒写了萨满师傅求告神灵,让自己的徒弟安全上刀梯,取得正名,传誉人间的思想感情,诗中写道:“请在鲜血中验明啊/请在白汤淬砺中/请骑在沙尔旦驼之背呀/请稳坐在雪白的白牛之背/将去天涯海角呀/把那金刀梯寻觅/将在那日月之间呀/竖立起登攀连梯/将那拉氏族的/属龙的后裔/扶上金梯吧/抬上银梯吧/让其安稳地跳下呀/让其在阳间传誉。”
在锡伯族民间还流传很多萨满教口头诗歌和曲谱。这些配有曲调的萨满歌成为锡伯民歌的一部分,其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像《艾辛哈准》、《嚯哩色》、《扎嘿朱嘿》、《杭阿啦常阿啦》、《阿勒坦库哩》等萨满歌传唱至今。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