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佛教的影响,藏族对丧葬不甚铺张,死对于佛教徒仅是转入来生的开始或“解脱”,故亦不特别悲伤。藏族社会早期信仰苯教,苯教认为人死后魂会脱离其原躯体,需要用一种降魂的办法使“魂尸相合”。在这种降魂仪式中,许多地方都要用酒。降魂仪式开始后要献上一瓢“招魂酒”,招请灵魂来降。在降魂过程中要作“献三瓢酒”仪式。在“尸与魂相合”时还要献上三次“相合酒”。用酒来招请游离的灵魂,象征着美好生活对魂的吸引作用。在这里酒的地位已与生存必须的食物相等同了。现代藏族丧葬中虽已无上述仪轨,但仍要用到酒:进行天葬时,死者家要给天葬职业者喝酒。在嘉绒藏族的丧事中要“奠酒请神”;丧礼结束时丧家和舅舅家要一起喝“咂酒”,对唱酒歌,追述死者生平,表达对死者赞颂和惋惜之情。
藏历新年,藏族家家都要喝青稞酒以示庆祝。初一天刚亮,家庭主妇就把八宝青稞酒“观颠”(一种加有红糖、奶渣子、糌粑、核桃仁等煮物的稞酒)端到家中每个人的被窝前,让他们喝了才起床,以示新年一开始就丰衣足食,步步吉祥。藏族初一这天一般不拜客,一家人闭门欢聚,品青稞酒,喝酥油茶,漫话家常。初二起才挨家去拜访,互道“扎西德勒”,互敬青稞酒。嘉绒地区的党坝藏民过年,喜欢全寨人各凑一些酒,团聚在一起从初一喝到初五,夜则烧篝火,昼则浴太阳,伴随欢歌劲舞,共庆新年。
藏族节庆日较多,如元宵“灯节”、六月“雪顿节”、七月“望果节”和“沐浴节”,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照例是要喝酒以庆的;但最悠闲、最浪漫的饮酒日子则要数康定人四月八的“转山会”和拉萨人夏季五月间的“逛林卡”了。那时人们扶老携幼,或全家一起,或情侣友朋,三五成群,在绿茵上、溪流旁搭起白色帐篷,一边喝着新酿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一边弹着六弦琴或拉着胡琴,或引吭放歌,或浅斟低吟,怡然自得。藏族最豪放的饮酒则是在跳锅庄的时候。村寨的青年男女围成一圈,圈中设小桌,放上几坛青稞酒;男女两队轮流领唱,翩翩起舞,并不时去圈中喝上一碗酒。跳到高兴处,饮酒者更是纷至沓来。酒助舞兴,歌借酒力,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藏族中一般是以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但在阿坝的黑水藏民中却用酒代茶。他们吃糌粑不用茶而是用青稞酒拌合着吃;吃干馍不喝开水或茶,是以酒解渴;吃烤土豆,也是泡在酒碗里吃。
时间总是匆匆,挥手,作别春,转身,遇见夏。再一次回望春天,再看一次春光,与春作别。暮春来,初夏到!20首暮春诗词,告别最美春日。1、《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
永昌县农历“四月八”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永昌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据《永昌县志》记载:“城北二里许,曰金川寺,唐时敕建。僧惠妙不时募资修建,...
一、中日饮食文化中的萝卜萝卜原产自我国,栽培食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的“葑”是蔓菁,形似萝卜,也就是现在说的疙瘩菜;“菲”就是萝卜...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别称夜郎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的别称为什么叫夜郎国?夜郎,战国秦汉时期一个确实而辉煌的历史存在虽然早已消亡,两千多年来却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解...
仡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 "走坡 "中传歌互答交友。 "走坡 "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
2017年1月27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也代表国家郑重在良渚古城遗址申...
云贵大山的原始森林深处聚居着彝族的一个支系——白倮人,城寨中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俗民风,古老而神秘,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luǒ)人村落。一直以来,生活在这个古老神秘的原始部落里的人们,...
塔吉克妇女肤色白皙,俏丽健美,喜穿红色或绣饰花边的大紫、大绿色调的连衣裙。塔吉克少女爱戴用紫色、金黄、大红色调的平绒布绣制的圆形帽冠。帽沿四周饰金、银片和珠饰编织的花卉纹样。帽的前沿垂饰一排色彩鲜艳的...
刘家桥,是“彭城世家”、“墨庄世家”,又是帝王之后,必将是享誉天下的中国大汉皇族村也!在咸宁市区南面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民居群落,名叫刘家桥村。这里,青山环绕,清泉潺流,古屋成群,...
在房县城关镇有个泉水湾村,村子里曾有个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就包括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朱氏祠堂和周围的连片建筑,清军入关后,南明定武小朝廷于1646年——1663年在此设立皇宫,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