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大山的原始森林深处聚居着彝族的一个支系——白倮人,城寨中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俗民风,古老而神秘,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luǒ)人村落。
一直以来,生活在这个古老神秘的原始部落里的人们,对外自称白倮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专家学者才将他们确定为彝族的一个支系。
城寨位于麻栗坡县东部的董干镇新寨村委会,距县城134公里。至今还保留着古朴的生活方式及习俗。据专家们的推测,目前世界上白倮人的总人数仅有2000余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以来,他们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是口头传唱或是用图像传递。而图像传递,主要是靠服饰来完成。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城寨白倮人以其保留着的古朴着装、奇异的民间风俗和独特的干栏式建筑,而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住建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最传统村落”。
城寨距离县城134公里,险峻崎岖的山路,时而云端、时而沟涧。民风民俗古朴风趣的城寨,全村共有94户411人,全部为倮族(彝族的支系)。城寨白倮人村寨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倒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这里所体现的民俗民风,都是原生态、原汁原味的文化,是云南其他地方少有的少数民族的民俗资源。根据一些民族学家的推测,城寨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白倮人部落。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城寨居民全部属于彝族白倮支系。城寨的历史悠久,寨中已没人能说清这个寨子建于何年何月。老人们说,倮人没有文字,故城寨的倮人是何时迁徙而来,已无法考证,只知道他们的祖先来自新疆南部的昆仑山区,因遭灾害袭击,辗转艰难逃到此地时。这里方圆百里皆为原始森林,无人居住。由此推断,倮人可能是最早迁徙至此的民族。我们已进入城寨,就看得城寨的四周处在古老的原始森林的怀抱里,山寨村口,都是直上云霄的,当地人叫榔树的学名叫榉树的数百年的参天古树。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走进白倮人的村寨,第一眼就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古老的民居文化。城寨白倮人的住房全部是杆栏式建筑,整座房屋除屋顶用瓦片外,其余全部用木料。这里茂盛的树木为白倮人建盖房屋带来优越的条件,整座房屋用56或66根圆木支撑,前后排成六排的柱子和木板,盖成长约10米到20米、宽10米左右一楼一底的上下两层的木楼。木楼修建过程中只用斧子,无需用锯子、凿子、锛、推刨,他们用斧子劈出各种挂口、方木、圆木、木板,然后环环相扣而成,不仅工艺精美,还劈出花廊走道。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白倮人的木楼分上下两层,楼上供家人居住,底层关牲畜、家禽。楼上的装饰很特别,上到二楼后,迎面正中横装一堵板墙,将楼上空间前后隔离为两排,前排左侧有火塘,右边安锅灶,专供煮猪食用;后排是内房,由两堵木板墙隔壁为三间房屋,左边的一个房间也有火塘,火塘后面有一个台板,上面供奉着祖先牌位和“神灵”;中间用来堆放各种家具和杂物;右边的房间是晚辈的卧室,也是厨房,但不设炉灶,一个火坑上简单地支着三个石头或铁三脚架,放上锅或者水壶即可使用;火塘边上安放着低矮的床铺,床铺和被子都非常简单。白倮人还在楼上前排客厅左侧设立一张高床,专供客人睡觉。二楼不开辟窗户,前排客厅两侧开设的是两扇门。既可以当窗户采光,又可以遇到紧急情况时逃生用。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白倮人城寨里的“寨老”,倮语称:嘎哎。“寨老”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物,而是寨子里推选出来的,60岁以上的、最有威望的老人,为男性。“寨老”住持寨子里看风水、送菩萨、祭祀礼仪等重大活动。
城寨的白倮人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做饭不用正规的灶,而是用三个石头支锅而成,逢年过节都要吃染色的糯米饭,而染的颜色根据节日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过大年用花色和蓝色,过荞菜节用黄色。有客人到家时,女人不与男人同桌吃饭。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白倮人崇拜太阳,信仰万物有灵,以为遭受灾祸是神鬼作怪,要请巫师驱鬼神。逢年过节,要斋祭祖先,白倮人的神房就在二楼后排左侧的那间。
白倮人日常生活中,就身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服饰古朴大方,色彩鲜明,做工考究。颜色主要以兰、白两色为主,黑色衬底,用红、黄、绿等颜色装饰,再以银泡、项圈、项链、银纽扣点缀,古老,且多姿多彩。白倮人的服装都出自自家妇女之手,她们自己纺线、织布、点花、蜡染、绣花,然后制作成衣,工艺十分精细,因此制成一套衣服基本上要花上一年的时间。城寨的姑娘从小就跟随母亲学织布、染布。绣花、做衣服。谁家女儿或媳妇做的衣服最漂亮就会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平时姑娘和妇女们都要穿上亲手制作的新服饰让人们评头论脚。
彝族白倮人铜鼓舞(吴元春摄影)
过去,白倮人洗一次衣服就要到水井边杀鸡叫一次魂,认为洗衣服把魂洗掉了,要把魂喊回来才能长寿。现在她们的服饰开始趋于汉化,便于生产生活。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