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东部许多地方都盛行“喝咂酒”,尤以黑水人“喝咂酒”最讲究。每遇年节和家中有大事要请人“喝咂酒”时,先由主人烧开一大铜锅水,放在火塘边保温;再将一坛酿好的未加过水的酒放在客位的火塘边,插入两根细竹管。客人到齐后,先请其中最年长的坐于酒坛前,领头诵经,用手指蘸拨点酒洒向四方;然后,请另一位年长者与他同坐在一起,各含一根竹管吸饮。这时主人在旁边慢慢地将一瓢开水从上渗入酒坛。开水经过发酵的酒粮渗到坛底,便成了酒。竹管插在坛底,故能只饮到酒而不会吸进糟。二人饮完后,以年齿顺序另请二人到坛边吸饮,主人继续向坛内冲开水。
一般情况下,每二人饮完一瓢水即离开,换上别人。这样依次轮流下去,最后连两三岁的小孩也要去喝上几口。轮完一遍,又从头开始;直至一坛酒谈而无味后,才又换上一坛。每个与会的人不论有无急事,都必须喝过三次后才能离去,否则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这种轮流喝咂酒的宴饮,一般规模都较大,小则三五十人,多则100多人,夜以继日方能饮过一巡。三巡下来,往往要两三天,在饮酒过程中,未轮到的和已喝过的便围着火跳锅庄。跳累了,唱渴了,也该轮到喝咂酒了。喝完咂酒疲累尽消,又有精神跳锅庄了。饮酒与歌舞紧密相连的藏族酒文化这一特色,在这里展现无余。
在康区藏族中也有只插一根麦管或竹管在坛内喝咂酒的,人们依次将酒坛传递给相邻者轮流吸饮。也有在坛中插上多根麦管,好几个人围着酒坛同饮的。
唱酒歌是藏族饮酒一大特点。每逢重大场合(如婚宴、村寨聚饮等)敬客人酒时,要先擎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藏族善用譬喻来表达感情。
时间总是匆匆,挥手,作别春,转身,遇见夏。再一次回望春天,再看一次春光,与春作别。暮春来,初夏到!20首暮春诗词,告别最美春日。1、《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
永昌县农历“四月八”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永昌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据《永昌县志》记载:“城北二里许,曰金川寺,唐时敕建。僧惠妙不时募资修建,...
一、中日饮食文化中的萝卜萝卜原产自我国,栽培食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的“葑”是蔓菁,形似萝卜,也就是现在说的疙瘩菜;“菲”就是萝卜...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别称夜郎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的别称为什么叫夜郎国?夜郎,战国秦汉时期一个确实而辉煌的历史存在虽然早已消亡,两千多年来却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解...
仡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 "走坡 "中传歌互答交友。 "走坡 "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
2017年1月27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也代表国家郑重在良渚古城遗址申...
云贵大山的原始森林深处聚居着彝族的一个支系——白倮人,城寨中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俗民风,古老而神秘,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luǒ)人村落。一直以来,生活在这个古老神秘的原始部落里的人们,...
塔吉克妇女肤色白皙,俏丽健美,喜穿红色或绣饰花边的大紫、大绿色调的连衣裙。塔吉克少女爱戴用紫色、金黄、大红色调的平绒布绣制的圆形帽冠。帽沿四周饰金、银片和珠饰编织的花卉纹样。帽的前沿垂饰一排色彩鲜艳的...
刘家桥,是“彭城世家”、“墨庄世家”,又是帝王之后,必将是享誉天下的中国大汉皇族村也!在咸宁市区南面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民居群落,名叫刘家桥村。这里,青山环绕,清泉潺流,古屋成群,...
在房县城关镇有个泉水湾村,村子里曾有个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就包括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朱氏祠堂和周围的连片建筑,清军入关后,南明定武小朝廷于1646年——1663年在此设立皇宫,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