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节日
古八日:古八日是指每年的2月8日。古八日仪式意味着正月的神事已经完毕。日本福岛县人认为这一天瘟神来到人间,各家都要立木笼,做粘糕,停干一天农活,做赤豆饭。
针供养:与古八日同日。这一天妇女仍休息一天。将一年当中折断的针插在豆腐上,交给淡岛神。特别是教授裁缝的学校,这一天必须供奉淡岛神。
涅槃会:2月15日是释迦牟尼涅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各寺院均挂起巨大的涅磐图,举行法会。各村村民纷纷组织起来,做团子分给孩子们。
裸祭:日本各地均有裸祭的习俗。寒风中许多只穿兜档布的男子聚在一起。日本岩手县黑石、冈山县西大寺的会阳等仪式是让男子们裸身争夺一块写着"苏民将来"的护身符。
米丰祭:日本《延喜式》规定,每年农历二月四日,中央由神祗官厅、各地区以国司厅为单位举行米丰祭。人们将向中央的和地方的共计5500座神社奉献币帛。届时还要朗读祝文(日本古文体祈祷文),这些祝文均属格调高雅的文章。米丰祭是祭米神的仪式。目的是请诸米之神保佑当年的丰收。所以几乎所有的村子都要举行米丰祭。
雏祭:亦称雏游。雏为人偶,被日本人视为具有咒力的咒具。鸟取县人每年3月3日傍晚将穿着红纸衣的雏人偶和供品放在圆形草编盖上,放入河中任其飘游而去。流放雏人偶是一种祓禊活动。如今日本人3月3摆放的内里雏人偶起源于19世纪。日本关西地区制作的雏人背景装饰偶模宫廷生活,以紫宸殿为主要衬托。过去一对亲王雏人偶的摆放方法是男左女右。因为日本人认为左比右的地位高。然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雏人偶的摆放也改为西式即男右女左。另外旧日人偶为长脸,现代则改为圆形脸。
入十三:日本的女孩子到了13岁必须参拜虚空藏。它是一种女子成人仪式。许多女孩子为了拜见著名的会津的虚空藏、京都嵯峨法轮寺的虚空藏,不远百里、千里赴会津或者京都。13日是虚空藏的缘日,这也许是因为13岁的人参加参拜的缘故吧。
花祭:4月8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这一天日本的寺院要制作花御堂。水盘中站立着裸体的诞生佛。参诣者将甜菜注入水盘中。这种活动亦称灌佛会。在日本农村,村民要在山上采集藤、石楠花、杜娟花等插在房屋内外。日本热田神宫还要举行挠花仪式。仪式上人们根据摆放着农夫人偶的装饰卜占本年米、棉、蚕等的凶吉。如今这种仪式推迟一个月举行。
“龙鱼戏”是流传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使得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散发出它独特的人文魅力,成为闽北地区民间非物质文...
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是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间歇过程的,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不同当然它的飞机起飞地点也有所不同,有些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方式都是让乘客们心惊胆战。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跑道。1.南极洲的...
在阿尔及利亚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显得彬彬有礼,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在很多地...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