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临朐县志》:“八岐山,以山顶有八尖,故名。或云八旗,则失之考矣。”康熙《临朐县志》载,“八岐山,即《魏书》之八士山,下如九叠屏风,上则八峰骈秀,如森戟排空。”由此可以推断,八岐山最初应该叫做八士山,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八个山峰,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有的像衣柜,有的像窝头,有的像城墙,有的像钟楼…远远望去,这八个山头,就像八个忠实的卫士,昂然屹立,守望着这片沃土,八士即八个勇士。民国《临朐县志》记载,这里曾经设置过八士乡,“共领前朱音、后朱音、花园河、朱家庄、来家庄五村”。
在民国《临朐续志》中:“八士山,在县治南二十五里。逄山南十里有八岐、八旗各名”。如今“八士山”的名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只有“八岐山”响亮地萦绕在人们的心中。
沿着山路盘旋西上,一座奇异的山峰就立在眼前,根据它的形状人们叫它笔架山、鼎山,酷似农家用的三条腿的泥土小火炉翻了过来。这个山如果在上面放一口锅,是再合适不过了,当地人后来称其为“支锅山”,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山顶上,望着这些形状迥异的山,很自然的想起那些众口相传的故事来。古时候,八岐山一带是平原,后来便有了这座山。原来这座山在东海海底,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龙宫的西南。龙王每次出门都绕道而行,多有不便,一直有搬走的想法。有一天,二郎神到龙宫找龙王办事,龙王挽留下二郎神吃饭,席间龙王爷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二郎神一听,说:“这是小事一桩,把它交给我办吧”。饭后,力大无穷的二郎神用扁担把它挑走,本来是挑到海州的,由于山体非常重,到了青州,一放下休息就挑不动了,只好它把留在这里。明光峰上的洞就是插扁担所留,另一端把扁担插在金蟾山上,金蟾洞就是当时插扁担所留下的痕迹。
一座山头就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让人回味有余。沿着八个山峰自西向东继续前行,在“支锅山”的东面,又发现了一座奇特的山峰。有一条几十米长的缝隙穿透山体,人们永远都能透过它见到对面那明亮的光,这个山峰叫“明光峰”。这么长的缝隙是怎样形成的呢?除了二郎神插扁担留下缝隙外,尚有另外两种说法。其一,此山崛起之初,王母娘娘率领七位公主在此玩耍,一时高兴射出一箭,这箭穿透了八歧山的一个山头,形成了今天的明光峰,这支箭落地之处凿出了一口井,即现在的五井镇天井村西古井,天井村由此而得名。其二,一天,西天王母带领仆从来到齐地,到了太平崮下,站在这里朝南一望,见到八岐山非常雄伟,有个山头如神龟,对手下人说:“那是个大神龟,在观海呢!”,有一个仙女刚刚学习箭术,即弯弓射去,箭射偏了,没有射到神龟,反而把山射透了......据说明光峰很早以前能并排通过八台大轿,现在只剩下一线天了。
村民的这些说法浅显易懂,也很美好,让人产生许多遐想,却不能对八岐山这种独特地貌作出合理解释。专家说:八岐山脉属于纯石灰岩山区,现在的地貌是因为风化剥蚀形成的,该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五井断裂大构造。八岐山的形成是受五井断裂的影响,这个断层总断距大约在500米左右,也就是西边上升500米,东边下降了500米。
明光峰,在八岐山可数得上最神奇的了。顾名思义,此峰如门,一道天然的石缝,可以透光,酷似一把宝剑镶嵌在悬崖之上。
有宝剑就有故事。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是世仇,战争一直不断,两国互相攻伐,越国兵败后,国难当头,越王采用范蠡、文中之计,献上无数珍宝、美女、工匠,吴军才退去,越国成了吴国的附庸国。吴国大败越国后,吴王野心膨胀,发兵北伐齐国,从海上登陆,向齐国都城临淄进发。
吴王这次伐齐,大约用了二年时间,还带着兵工厂。越国的铸剑大师欧冶子成为吴国俘虏,随军打造兵器,一度在冶源老龙湾支炉冶铜造剑。有一天,吴王下令欧冶子等众工匠去嵩山摸云崮开采孔雀石,冶炼青铜,路过八岐山时,看到了这个石缝,驻足片刻,对手下说:“我本越国人,为越王铸造了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柄宝剑,人称我铸剑大师。看来,我辈这些技艺算得了什么?真正的铸剑大师是上苍,它以天地为炉,造物为工,所铸宝剑倚天斩云。有了这样的宝剑,自然能安邦定国。齐国地灵啊!我们这些工匠不分昼夜的去干,无非是打造出刀剑这类玩意,用来攻打齐国,不失败那才怪呢?看来天意不可违,这次伐齐必然败绩”。或许是巧合,欧冶子一番牢骚话,一语中谶。后来吴国伐齐果然失败。
支锅子山东边有一悬崖,陡峭如劈,悬崖上面就是南天峰,南天峰崖壁上还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天门。传说里面藏着无数金银珠宝,有一窝金马峰在这守护着,蜂子蜇人后会立即毙命。除非到东海之东找到灵芝草,到西海之西找到一种芍药根,把灵芝草和芍药根制成粉末,还要五月端午到八岐山上采下艾草,晒干后,把粉末撒上,拧成火绳。点上火绳提着,金蜂子不敢近前,就可去取宝。当地民风淳朴,百姓敦厚善良,没有人去打这些宝贝的主意。有一天,一个南方人听说这件事后,用自家的灵芝草和芍药根制成了火绳,点燃后,刚到南天门,就被一只金蜂子蜇死。后来无人再去南天门盗宝。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