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川人结婚,向来爱讲排场。嫁妆越多越好,宴席越大越好,宾客来的越多越好,上的菜肴越贵越好,面子就越有光彩。奔驰、宾利等世界名车常常出现在吴川的迎亲车队里。
吴川人结婚,还爱讲气氛。请的“大叔”必须有头有面,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善搞气氛,善于随机应变。而且,不但会“说”,还要会“唱”。这“唱”是真唱,往往在给客人敬酒时,会遇上一些难缠的客人,非要“大叔”唱歌方能“过关”,“大叔”你还不能随便唱的,他们还要点唱呢,或粤曲或时代曲或流行曲或革命歌曲,没有几下子,一般人是当不了这“大叔”的。“大叔”就是司仪。自始至终都是婚礼上最惹目的“一道风景”。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不在乎吃,不在乎婚宴上的菜肴是否丰富,是否美味诱人,有没有山珍海味,而是在乎婚礼的气氛是否活跃,在乎主持婚庆的大叔“够没够水平”,一句话,就是婚礼“有没有文化”?
所以人们说,吴川人办婚礼就是“办文化”,吴川人吃婚宴就是“吃品位”。
以前,在吴川人的婚庆宴席上,“大叔”往往是食客“戏耍”的对象。有人会悄悄留下烧猪头、鸡头、鸡屁股,甚至将鱼丸蘸上盐粉、辣椒粉等,专门“孝敬”大叔。“经验不足”的大叔,往往会被“捉弄”得十分难堪,不但酒要喝,菜要尝,歌要唱,有时冷不防衣兜里还“塞”满了鸡头、鸡屁股之类的“礼物”。
现在,“吴川婚礼斗大叔”的场面已经不多见了,婚宴却是越办越高雅,越办越有文化品位了。这无疑也对婚礼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婚庆主持,不仅要有端庄大方的外表形象,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既保留传统习俗,又注入时尚新潮的元素,这对吴川的“大叔”队伍是种挑战。
吴川人的婚礼,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特色,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习俗礼仪,是一部内容丰富、花样繁多的婚庆文化大书。
改革开放后,勤劳能干的吴川人走南闯北,务工经商,发财致富,涌现出大批的老板和企业家。人们腰包胀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停留在吃、穿的层面上了。因而,吴川人结婚办宴席,不能再以酒水充裕、菜肴丰盛、品种多样来衡量了,于是乎,吴川人的婚庆文化大书,理所当然又被聪明智慧的吴川人翻新了,充实了,增加了更多的生动新颖的内容。
人们说,吴川人的婚礼,以时俱进了。用当地一些文化人的话说,就是“既要饱口福又要饱眼福和耳福”,“既要物质大餐又要精神文化大餐”。于是,在近几年吴川人的婚宴上,你常能看到同时还有粤剧演出、乐团演奏、明星登场、名人串台等等。吴川人一边摆婚席,一边搭戏台;宾客们一边饮酒尝菜,一边听歌看舞。若是大老板家里办婚宴,往往出手阔绰,不惜重金请来国家级歌星影星助兴,一般的生意人也想方设法邀来省级或地级剧团演出,就连普通的乡村农民结婚,也会请来镇上的电影队前来放几晚电影……吴川覃巴镇有个老板的儿子结婚,请的是广东粤剧一院,每晚戏金就是8万元,连演三晚就是24万元。乡村里第一次来了名剧团,村民们不仅饱了口福,还大饱了耳福。黄坡镇一个村的老板儿子结婚,摆了近300台,不但参加婚宴的乡亲和嘉宾一律免礼,还同时请来省和市里的粤剧团演出,一连热闹了好多天。
所以人们说,吴川人办婚礼就是“办文化”,吴川人吃婚宴就是“吃品位”。
近日,笔者在吴川市区出席了一场婚宴,新郎官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曾到国外留学,懂六国语言,海归后在广州一家外国公司任职,结婚当天,不但来了外国朋友,还请来中央电视台的嘉宾演员、全国著名特型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得主和广州、深圳、湛江等地一批粤剧名伶和乐队前来助兴演出,婚礼气氛热闹浓烈,演出节目精彩,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出席酒席的宾客都说,这婚宴既吃得开心,又看得过瘾,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享受。
这就是当今吴川人的婚宴,既传统,又新潮,既不失习俗,又与时俱进,是一部内涵丰富、花样翻新、耐读耐看的婚庆文化大书。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