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寺在滇池东岸晋宁县的盘龙山(又称东跷山)麓,为云南禅宗临济宗祖庭,云南几大佛教圣地之一。据史料记载,远在唐初爨氏治滇中之时,盘龙山称万松山,山中便有妙禅法师所建万松寺,逐渐释、道、儒兼容,山曾因此称作“和衲山”。盘龙寺于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由崇照禅师开建,初称“大盘龙庵”。
崇照为禅宗临济宗传入昆明第一人大休禅师的再传弟子,号莲峰,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出生在晋宁,俗姓段,为大理国段氏后裔,29岁时出家晋宁普照寺,由大休之法嗣弟子云峰禅师剃度并受具足戒。以修行参禅勤苦精严而深得师傅器重,备受僧俗礼敬,继在晋宁盘龙山和昆明云居山结茅潜修后,42岁时出滇云游,有7、8年间遍访诸山,参谒了近20位高僧大德,皆得奖谕印可。归来后,于1350年与道友无文等开创了晋宁盘龙寺,立碑严格教规,远近闻风争相皈奉,该寺很快成为驻僧数百的十方丛林;另外,昆明圆通寺、安宁觉照寺、玉溪灵照寺等滇中名蓝,大理崇圣寺及祥云水目山等滇西古刹都有其传教足迹。1364年在盘龙寺坐化示寂,法身不朽,由弟子建塔盖殿奉置,每年中秋八月举办盘龙会行缅怀膜拜之礼。
传说当时寺址处为龙潭,有蛟龙深蛰,崇照念咒驱蛟而潭水干涸。崇照建寺住持传法,信众颇多,很快成为佛教一大丛林。发展到明代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佛教、道教、儒学同参的殿宇建筑群落,有祖师殿、大雄宝殿、三清宫、玉皇阁及财神殿等大小寺庙宫观450处,佛、神、圣贤造像千余尊。清代以后,盘龙寺建筑因地震兵燹等屡遭损毁,声势衰微。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盘龙古刹的主要寺观殿宇陆续重修,至今已具相当规模,气势渐显。
盘龙寺现有20多座殿宇依山势而建,佛、道名称皆有,各奉佛、神、圣人偶像同受参拜。进寺门即见大雄宝殿,殿内主供三世佛塑像,南北分踞钟塔和鼓楼;大殿后是盘龙祖师殿,殿内有祖师塔,为开山祖师崇照的遗骨塔,高7米分五层,底层供玉雕崇照坐化像。在祖师殿周围分布着:接引殿,主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及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伽蓝殿,供寺院护卫伽蓝神;大悲阁,供观音菩萨。再上有玉皇阁,二楼正堂供玉皇大帝塑像;元和宫,供元始天尊塑像;药师殿,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大医王佛。此外,盘龙寺还有财神殿等处供赵公元帅、关公等民间神祇造象。
随着盘龙寺主要殿宇庙堂的修复,慕名而至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的盘龙会,四众弟子、善男信女朝山拜佛更是人潮漫寺。盘龙会为纪念盘龙寺开山之祖崇照大师而起。史料记载,崇照禅师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在寺中坐化圆寂,法身不朽,其弟子建塔,奉法身趺坐塔中,后又为塔建殿,设供台、备香火,是为祖师殿。虽然历经六百多年且数次损毁重修,至今崇照遗骨仍奉置塔中,奉塔如奉其人,平添神圣。因其生日和示寂日同为农历八月,此期间祖师殿僧众云集,顶礼膜拜,虔诚者则围塔打坐、默诵经文多日不去,随后纪念会渐演为教界、民间共度的盘龙庙会,且经久不衰规模浩大,成为盘龙古刹当今一大盛景。
东、西寺塔。分别坐落在昆明南市区东寺街、书林街的东、西寺塔,始建于公元9世纪中的南诏时期,为南诏弄栋节度使主持修建。当时这两座遥相对应的佛塔分别是长乐寺也称东寺、慧光寺也称西寺的主要建筑,故又称长乐寺塔、慧光寺塔,以后两寺均毁坏不存,而两塔经过民、清两代的几次原样重建或修缮,得以存留。
如今的东、西寺塔在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维修,外观较为完好。两塔的建筑风格与南诏时期的多数佛塔,如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相似,在结构和外形基本一致,同为13层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东塔稍高,有约40米,西塔约为30多米;塔的底层辟有小门供出入,从第二层开始至十二层,每层设佛龛和开券洞,佛龛内供一尊石雕佛像,券洞用于通风;第十三层为塔刹,原来都饰有金属制迦楼罗(俗称金鸡,故塔也称金鸡塔),现在西塔的塔刹已毁坏,而东塔的则留存较好;在塔身墙体的多处,可见刻有佛塔、梵文咒语、饰纹、窑户印模和监制者姓名的唐砖,塔身内部逐层架设有木踏板,供香客游人攀登。
有意思的是,现存的东寺塔顶上的迦楼罗有4只,而正对西、南的两只各喙衔一枚管状风笛,先前遇东南风时便闻其呜鸣之声,其余两只则无,老人们传说,会叫的是公金鸡,不叫的是母金鸡,现在因年久锈蚀,风笛已发不出响声了。东寺塔和西寺塔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塔身轮廓简洁,略呈流线型,视觉柔和、古朴庄重,虽历经修葺但较好地保持了原貌,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塔位于昆明市东郊官渡镇,因属妙湛寺的附属建筑而又称妙湛寺塔。该塔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金刚塔之一,始建于公元1458年,为明代建造并保留至今的3座金刚塔中的一座,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用砂石块垒砌成的佛塔。金刚塔于清代因地震受损重修,建国后的1964年、1983年进行过修葺。
整座塔的造型尽显金刚宝座塔的共同特征,即同一方形基座上设置5塔,主塔大而居中,小塔分四角矗立,代表的是佛教密宗曼陀罗,即金刚界五部佛众及诸天菩萨的供养圣坛。塔的基座呈立体四方形,有十字券门贯通东西南北,因可供行人穿过俗称穿心塔。塔基之上正中是须弥座,有狮子、大象、孔雀、迦楼罗以及摩尼珠(宝珠)和莲子的浮雕座上是约高16米的主搭,塔身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为渐次收缩的7层莲瓣,下达大上小;上半部为覆钵形状,四面开称眼光门的佛龛,内塑一尊佛像。再往上是置于莲瓣座上的塔刹,由相轮、宝伞及四天王铜像、铃铎、宝瓶、摩尼珠等组成。主塔四周的小塔形如瓶状,高约5米,结构较为简单。
官渡金刚塔历经了数百年风雨得以保存至今,是研究密教历史和建筑难得的宝贵文物;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以前,人们经过此地,都要从塔底的券门穿过,认为这样可与神相通,能带来好运。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