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红色是幸运色,代表着幸福和喜庆。但在非洲的利比亚,绿色则是吉祥、胜利的颜色。别看这个沙漠国家缺少天然植物,但大街小巷却是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可以说,绿色就是利比亚的象征。连人都是“绿色”的。
无论你走在利比亚的港口城市还是乡村小镇,绿色都随处可见:小到绿色纸币、绿色标语(卡扎菲语录),大到绿色国旗、绿色建筑,甚至连人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在利比亚,许多学生的校服被设计成军绿色,而军队的姑娘们也爱穿绿色军装,号称“绿色娘子军”。说起利比亚的国旗来,称得上奇特。利比亚国旗底色为绿色,旗面上没有任何其他颜色,也没有设计任何图案,这样的国旗在世界上还真是独一无二。由此可见利比亚人民对绿色的确情有独钟。
利比亚人最喜欢把自家的门窗和阳台涂成绿油油的色彩;各类商店门前的招牌也以绿色居多。在首都街头还有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那就是用绿色装饰的领导人卡扎菲的画像和语录。除了由专门机构统一印制的大型卡扎菲画像外,年轻人还将其头像印在车身上或挂在店门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利比亚能源部门一位高级负责人的手机画面也是卡扎菲的头像。
利比亚人喜欢绿色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比亚是穆斯林国家,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而绿色正是他们喜爱的颜色。在利比亚,以“绿色”命名的事物则更是花样繁多,有“绿色广场”、“绿色高地”、“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等等,甚至还有“绿色行军报”。
在利比亚,卡扎菲的《绿皮书》可谓家喻户晓。据当地人解释,这种颜色与利比亚领导人的生活经历也有着密切关系。据说,卡扎菲从小生活在沙漠地区,对象征生命和希望的绿洲有着特殊感情。这个从小培养成的喜好一直保持到现在。
1969年9月1日,27岁的卡扎菲成为利比亚的领导人。自此,卡扎菲喜欢的绿色便成为这个国家的流行色。据说,作为领导人的卡扎菲经常喜欢在印有绿色植物图案的“贝都因式”帐篷里会见外国领导人。而每年的9月,利比亚各界人士就会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首都的绿色广场隆重集会。届时,绿色国旗迎风招展,狂欢的人群头戴绿色帽饰,身着绿色衣裙,游行队伍如绿浪翻滚,涌动在广场周边的大街小巷上,景象十分壮观。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