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神话人物。又称“西王母”、“金母”、“西姥”。在《山海经》里,她是一个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在《穆天子传》里,则是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到《汉武内传》里,却成为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并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神异记》更为她塑造了一个配偶“东王公”,一年一相会。在后代小说、戏曲里,又称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都来为她上寿。因此,旧时民间把她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所以,许多地方建有“娘娘庙”或在庙内设有“娘娘殿”,是人们求子的主要崇拜对象。
土地爷。又称“土地”、“土地神”,是古代神话中管理一个小地面的神。即古代的“社神”。《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说“鼓用牲于社”。何休注:“社者,土地之主也。”《孝经纬》说:“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神鬼》说:“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过去,当地的村、镇及“社祠”都建有“土地庙”,许多家庭在萧墙上或院内墙壁上设“土地堂”供奉“土地爷”塑像。
山神爷。又称“山神”、“山君”。是主管牲畜、家禽、狼、虫、虎、豹的神。过去当地的村庄道旁、三岔路口多建有“山神庙”。相传狼是山神的狗。人们耕种、打柴、狩猎遇到不利,或遇到畜疫、兽害、虫灾多烧香磕头求助于山神。
城隍爷。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按时祭祀。旧县治罗川曾建有城隍庙。当地民俗以为,在一个县的范围内,阳间最高行政长官是知县,阴间最高“行政”长官是城隍。因而公私皆祭,香火不断。人们都怕魂被勾去,或死了受罪,都不敢得罪也。
其他神。当地民间有一种“礼多人不怪,神多保平安”的心态。除了信奉上述“神灵”之外,还信奉龙王、灶神、宅神、门神、仓神、厕神等等。又认为“万物有灵”笼“物老成精”,相信树神、河神、牛王、马王、井神。把碨子尊为“白虎”、碾子尊为“青龙”。更荒诞的是一些不务正业者自称“某神”、“某仙”附体,替“仙”代“神”行道,给人降吉治病、驱邪赶鬼,信者不乏其人。另外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还有各自敬奉的专神。例如:烧窑、打铁的敬老君,木匠敬鲁班,学生、文人敬孔子,欲考取功名者敬文昌帝君。旧县治罗川曾建有文昌阁和魁星楼,文成大殿(孔庙)至今尚存。
人们在敬神祈祷,求其保佑的同时,对“神灵”都要许下诺言,俗叫“许愿”。如果巧合,敬者心愿得到满足,就要实践诺言,俗叫“还愿”。“还愿”要许什么还什么,绝不可食言。如“重塑金身”、‘重礼祭祀”、“捐钱捐物”、“挂匾进袍”、“唱戏酬神”等等。俗以为欺骗“神灵”,“许愿”不还,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再去求神便不灵验。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