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东面,是素有西北“小武当”之称的道教圣山——昌灵山。昌灵山系祁连山东麓北端的独立山体,山形聚集挺拔,高耸巍峨。当地有一传说,说是昌灵山的森林是西王母赴宴途中丢失的一个用绿宝石雕成的玉佛手。昌灵山古柏参天,泉水清冽,山上庙宇鳞次栉比,千年古刹钟声回荡,每到盛夏酷暑,山间游人如织,成为大靖地区一大旅游胜地。昌灵山上的这片原始次生林,是青海云杉最北的生长点,距离这片森林不远,就是浩瀚的腾格里大沙漠。看来古镇阁子上的“昌灵滴翠”这几个字,寄寓了对家乡山川形胜的无限赞美之情,大靖文人在这“滴翠”上下了工夫。
大靖南面,群山逶迤,山石狰狞,山势最为险峻处便是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靖峡口,又称“大峡口”。大峡口东西两侧双峰对峙,直插云天,峡谷谷底逼仄幽深,流水淙淙,泛着雪白的浪花,随着陡急的山势奔涌而下……“高峡吐玉”的意义就在此吧。不过现在大峡之上修建了大靖峡水库,库水幽深清澈,有一小山伸进水库,犹似乌龟探头,名曰龟山,实乃当地一大景观。
西面,是一片隆起的高原,古长城残迹分明,被朔风灼伤的烽燧清晰可见。这片古塬可谓大自然赐给大靖人民的又一大福气。大靖老百姓每吃一粒,啖一口,都不忘这片古塬,他们觉得古塬遍地黄金,只要你辛勤地耕耘,就有幸福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凭借上苍的额外恩赐,利用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商贸,明事理,善经营,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北面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如果打开卫星地图看看,这片区域呈黄褐色,偶尔有点绿色,宛如一颗颗绿色的珍珠。大靖所在的这片平原,算得上是一颗大珍珠了。景电二期工程完成之后,滔滔黄河水经十三级提泵来到这片沉睡千年的土地,使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靖这块平原到处阡陌纵横,麦浪滚滚,瓜果飘香,的确成为茫茫瀚海中的米粮川。现在瀚海中的这颗珍珠变得更大了,也更富庶了。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大靖独有的文化艺术和特色饮食。至今,具有地方特色的青稞子、酿皮子、手工挂面、黄米稠饭等食品依然深受人们喜爱,闹社火、扭秧歌、念宝卷、元宵灯会等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庙会、朝山等民俗活动久盛不衰,进一步繁荣了城乡文化市场。
现在308省道、营双高速公路和金色大道为大靖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大靖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贸文化更加繁荣,市场已初步呈现专业化。尤其是2011年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将大靖定位为副中心和连接兰白经济圈的节点城市重点建设,为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商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