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说,千佛山的开发利用在南北朝时有记载,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繁荣。隋朝时期佛教盛传,千佛山从游玩胜地,逐渐渗透进来一些信仰、宗教色彩的活动,更多的人借逛庙进香为由头前来游玩。明代济南成为行政中心后,千佛山兴盛起来。
探究千佛山庙会的起源,应该是从元代成宗年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各州县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千佛山上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磬扬韵。是日,善男信女前来焚香叩拜。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庙会期间,来寺院进香者络绎不绝,有拜神求佛、许愿还愿的,还有送佛衣的,送帐子的,送绣花鞋的等。然后,游山赏景。应祭祀需要,商贾也带来应时的商品。从此,千佛山的九月九也就由过去单纯的登高赏景,变成了各阶层云集的庙会了。
原济南市园林局史志办主任孔宪雷对千佛山的历史颇有研究,他说,千佛山庙会是重阳节的典范。参与庙会就能体验到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另外,金秋九月还是丰收的季节,历来千佛山的庙会上就有大量的山货展卖,还要在山上唱戏,有一些庆祝丰收的意味。
千佛山上遍布野菊、黄栌,每到重阳时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菊花糕来千佛山登高赏菊。明朝边贡在《九日登千佛山寺》中说:“背岭丹枫直,垂岩紫菊肥。”此句准确地描绘出了登山后的场面。
千佛山的深秋,秋高气爽,山前山后,盛开的野菊烂漫似锦,清香扑鼻。站在“赏菊岩”上观赏菊花,便成为人们登山的一大乐事。而济南人除赏菊外,还有吃菊花的习俗。人们将白色的菊花瓣采下,蘸上面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类做成菊花火锅,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别具风味,清香无比。诗人朱照曾在《重阳节同人挈酒历山登高诗》中描述了古人重阳登千佛山的情趣:
闲招三两友,
把酒醉南山。
静喜高松下,
香偎野菊间。
济南有句俗话,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千佛山庙会时本地盛产的大柿子正好成熟,从山脚到山腰的山路两旁卖柿子的特别多。赶庙会的,多买柿子回家,所以千佛山庙会有“柿子会”之说。任教授回忆说:“我们那时候,赶千佛山庙会都买一串山楂挂在脖子上,或者提一篮子大柿子,带回家挂在屋檐下等到冬天才好吃。老济南都知道大柿子。”济南已故诗文大家徐北文在他的《济南竹枝词》中有一首《重九登高》诗,吟颂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重九枣红柿子黄,
肩儿携妇陟山冈。
齐烟坊下争留影,
佛慧试茶看海棠。
举城同庆的盛会
民国时期的千佛山庙会,持续的时间很长,会上扎有彩棚,连唱三天大戏,另外还有马戏班表演,变魔术的、耍猴的、玩杂技的……十分热闹。摆摊叫卖的商贩布满上山的道路两侧,售卖香烛、火纸、土产、山货等零用品。庙会期间,来寺院进香者络绎不绝。
已经68岁的任教授说,千佛山庙会的鼎盛时期是在解放前。作为一个老济南,山会,他是每年必逛的。当初,从兴国禅寺到山脚的盘道上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四乡的山民都来卖土特产,济南城的商贩也来凑热闹。沿途卖山货杂品、香烛元宝和日用百货的摊位鳞次栉比。卖烧饼、包子、馄饨的饭棚,高声吆喝着招徕顾客。民间工艺品、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冰糖葫芦的、卖儿童玩具的,琳琅满目。那时候烧香拜佛的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来游玩的,登高望远。
此时,济南各界人士、观光游客,聚集千佛山,商界也放假一日,以尽游兴。这天,车水马龙,道路为之拥塞。赶庙会的人一直挤到现在文化西路的柴油机厂宿舍附近。热闹的场景比今天的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人抬山轿送游客到山顶。历年的庙会上,由于人员众多,而且成分复杂、良莠不齐,有时会带来一些麻烦,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任教授说:“当时警察局的工作人员都住在山上!”
解放后,千佛山的庙会改名为山会,“文革”时期停了。1982年,千佛山恢复山会,马上就出现人满为患的盛况。孔宪雷老先生当时还是千佛山的管理人员,他对那一段时期的山会情况记忆犹新。1989年的重阳山会历时6天,人数达80万,上市商品八大类共10000多个品种,摊位最多一天1600多个。有山楂、柿子、红枣等土特产,有苏式糕团、兰州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山西刀削面、聊城呱嗒等风味小吃。有各种香烟名酒、时装鞋帽、文化用品等日用百货。还有内蒙古的硬气功、聊城的飞车走壁、滕州的驯蛇、杂耍、魔术。1996年,文化活动由通俗变为高雅,如云南的民族民间艺术团、承德普陀之光艺术团、中华鼓乐队、乌兰牧骑演出队、贵州上刀山下火海剧组、草原民族风情、蒙古包等。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