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神庙会”,是连州市保安镇重阳期间举办的传统大型民间活动,也是一种保留完整,发源于汉代的傩祭活动。
大神庙会,期间,当地一带四乡八寨的乡民都走亲访友聚会保安,参与这一民间盛事。
九月初九下午三时许,诸神汇集,环镇游行一周,当地人称之为“赛神游”,这是大神庙会的高潮。
“大神”领头。“大神”由人戴面具扮演,穿龙袍坐龙椅头顶神伞,由八位汉子抬着,前边有戴青面獠牙面具的“判官”和“行者”开路。之后,是香案、锦架、龙狮、八音、十样锦锣鼓和小童扮故事———许仙和白素贞、杨宗保和穆桂英等。
赛神游的队伍除了“大神”之外,还有“高神”,“高神”亦由人戴面具扮演,“高神”站立在“神架”上,被八位汉子抬得高高的。“高神”或数尊,或数十尊,每年不等。“高神”者,当地历代乡贤也。如“高神”孟宾于,保安人,家境贫穷却力学不倦,但仕途坎坷,五试不第,六上洛阳,始得金榜题名,南唐时曾任水部员外郎,其诗有盛唐风格。
追及大神庙会的历史,当地的人都说不清,只知是祖辈沿袭下来的。但当地的人都会讲一个传说———先前,京城皇上的龙床摇晃不稳,没有人能扶正。一日皇上托梦,梦见保安有个黄保义能扶稳龙床。皇上就派人请黄保义上京。黄保义终于扶稳了龙床,自此江山稳固。皇上因此要封官留黄保义在京城,黄保义谢绝了,说什么也不要,只求将京城的繁华热闹带回偏僻的家乡,皇上见留不了,就传旨:黄保义从京城回乡的马蹄所踏处的良田,一律归他所有。善良的黄保义不愿占人田地,就骑马弯山兜岭走回家乡。保安的大神庙会是黄保义从京城带回来的。
这只是民间的传说。保安的大神庙会,原先应是一种傩祭活动,又是民间的傩戏演出,这是乡民的特定季节的一种接神驱鬼祈福的祭仪。如今,保安的重阳大神庙会演变成一种敬老活动,各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参入赛神游的队伍,受到大家的敬重。有资料载,汉代的京城有大型的傩祭活动,皇帝大臣和市井百姓均一起参与。有待考证的,是京城的傩祭,什么时候流传至南粤僻地?保安的大神庙会,又为什么能保留至今?
保安重阳大神庙会,从九月初七下午上福山“请神”开始,至初十上午“送神”结束。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