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内容上扩展到百姓生活领域。绛州城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之说,成为年画的主要生产基地。
新绛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清朝中叶,是在传统雕刻印刷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它的绘画、刀刻,线条细腻、手法独特,所印制的年画颜色鲜亮、人物传神,它的内容题材与传统的春节习俗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祈求幸福、驱灾避邪的美好心愿。
新绛县生产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新绛县在西周时期是荀国所在地,春秋时称故绛,数千年来,一直是在山西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的美誉,北宋年间,由于雕刻印刷业的繁荣,木版年画开始兴起,到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当时新绛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代表画有《春牛图》、《四季美人》、《猴子抢帽》、《馗头》等等,一些老字号还与天津杨柳青有业务往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新绛县木版年画的老字号有著名的七大家八小家,加上散落在乡间的十几家画庄,全县的老字号共有30多家,在老字号景记书局的后人中至今还流传着他们先辈创业时的故事。新绛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刷技艺十分繁杂和讲究,从起草绘图到最后印制出一幅年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艺,还要熟练掌握套版印刷的窍门,要想成为一名木版年画的全把式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新绛木版年画在内容、题材、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新绛木版年画在种类上有神像、财马、戏曲、美人、门画、四条屏等十多种,绘画手法既有工笔也有写意,印刷方法既有单线印刷后彩绘的,也有套版印刷,使用颜色既有简单的红、黄两色,也有黑、红、黄、绿、蓝五色,它的内容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色,历史发展脉络清楚。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印刷水平的突飞猛进,批量生产的工业年画迅速占领市场,纯手工的新绛木版年画由于成本太高,淡出历史舞台。那段时期,散落在民间的画版基本上被破坏殆尽,还有不少被国内外的文物贩子买走。
当时,作为县博物馆馆长的蔺永茂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千方百计购买和收藏了170多幅画版,并走访记载了它的工艺和方法,从而使这一珍贵的民间工艺保存下来。让人欣慰的是,当时还是一名农村小木匠的郭全生在走村串户制作家具的过程中,偶然看到了一些木版年画,就深深的被这门古老精湛的艺术所吸引,从好奇临摹开始,走上了传承和创新木版年画艺术的道路。
十多个春秋,郭全生如痴如醉地揣摩绘画和刻版技艺,投入数万元收藏画版、购买原料,而他的行为却不为人们所理解,但郭全生痴心不改,他觉得这么好的艺术一定会有被世人重新关注的时候。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新绛县的绛州鼓乐、澄泥砚等古老的艺术不仅得到抢救、保护,而且走向市场,形成产业化,为当地带来知名度,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但木版年画却迟迟没有得到重视。在08年以前,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关于木版年画的项目有12个,但新绛县木版年画榜上无名。
2007年,新绛县对全县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摸底和梳理,木版年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今年的1月15日,县里推荐郭全生参加了全国木版年画研讨会,并诚恳邀请冯骥才来这里考察。冯骥才提出,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抓紧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和其它地方的木版年画一起捆绑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新绛县政府正在抓紧对木版年画相关情况进行普查和搜集,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的意见,对于有识之士来说,传承创新这门古老技艺的信心更足了。
以中华民族独特想象力和典型化手法创造出来的新绛木版年画,像一颗明珠,一度湮没于历史的风尘,而在岁月的轮回和有识之士的守护中,它重新向世人展示出亮丽的容颜,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政府正在本着自觉、清醒、全面的精神,对这一遗产进行科学的挖掘和整理,相信它会较好地得到延续和传承。
又称蒲剧,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
蒲州梆子又称“乱弹”、“南路梆子”,是山西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山西、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与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为四大梆子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蒲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