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宝山古建筑群精妙绝伦,美仑美奂,是中国道教建筑艺术的精品,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被专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宝库。
沿过去上山的老路,一路有头天门、甘露亭、报恩殿、巡山殿、文昌宫、灵官殿、主君阁、青霞观、玉皇阁、观音殿、斗姥阁、三清殿、三公主殿、财神殿、培鹤楼、含真楼、三师殿、三皇殿、无极宫、碧云宫、云鹤宫、道源宫、长春洞等20多座宫观殿宇。宫观依山就势,布局巧妙,出阁架斗,工艺精湛,雄浑古雅,雕塑形象逼真传神,雕刻壁画和图案丰富多姿,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
文昌宫始建于汉代,历史年代最为悠久,相传为汉末名士孟优、孟节的隐居之所,这里以前一直是当地群众祈雨或庆丰的场所。清初扩建为道观。道观建筑很富有道教建筑特色,由大门、过厅、大殿、偏殿组成。正殿祀奉主神文昌帝君,该神在道教神系中主管文教事业和禄位升降。旁边塑有天聋、地哑二僮,以示保密。过厅塑有关公夜读《春秋》的塑像,搬出关公作为护法神,寓指文武双全,武将尤需习文,才能有勇有谋,也强调了文化教育的极其重要的意义。龙池上有文龙亭。龙池边垂柳依依,别有情趣,自古以来即有“龙池烟柳”一景。
文龙亭的墩壁上有一组色彩斑斓的壁画———这就是被称为巍宝山镇山之宝的“松下踏歌图”。这幅画绘于清代乾隆年间,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每年巍宝山山会时,彝家人在古树林间打歌竞技的场面。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仍瑰丽清晰,生动感人。仔细品读,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彝家人打歌的欢声笑语。该壁画摹本曾在东京、巴黎展出,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品。
观内有明代大学士杨升庵撰写的“明镜无分圆缺相,孤云不系去来心”一联,是十分珍贵的墨宝,其艺术韵味和对仗都很精彩。此外,亭中的楹联佳对“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也具有儒雅斯文的韵味,往往令游客驻足品味。
灵宫殿又名主君阁,始建于明末清初。灵宫是道教神系中的护法神,惩恶扬善,主持人间正义和法纪。庭院内高达18.88米的古山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树龄,开花时节,花大如碗,红如胭脂,花团锦簇,十分壮观,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茶花树。
玉皇阁初建于明代晚期,改建于清乾隆十三(1784年)。其中弥罗上宫即灵父圣母殿,供奉玉皇父母。正院中央有一棵历经150年风霜的玉兰花。在正殿玉皇大帝塑像的天花板上,绘有一副水火匡廓图,该图又称“明镜图”,是道家最原始的太极八卦图,据传是道士修炼长生不老丹的示意图,它对研究巍宝山道教的起源和派别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青霞宫亦称清微宫,俗名老君殿。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由湖北武当山全真道士沈妙章创建。该殿占地面积4907.7平方米,是巍宝山规模最大的殿宇。青霞宫坐落于幽谷当中,老君殿三面环山,两边峰岭拱起,四面茂林相拥,宛如一把交椅。相传太上老君即是在此点化细奴逻,细奴逻受点化后,开创南诏基业,建立了南诏国,盛极一时。
魁星阁在巍宝山前半山腰,建于清代初期。阁门上悬有“奋进夺魁”的大匾。魁星点斗,圆了许多文人学子的美梦;奋进夺魁,警醒着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争取职务晋升的人们。
斗姥阁居于巍宝山主峰的山巅,海拔2509米,是前山和后山的临界转折点。初建于清初,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重建。这里地势险要,环境清幽,有“危阁居绝顶,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赞誉。登高览远,视野十分宽阔。
三公主殿是清代大理白族在巍宝山后山建盖。相传南诏始祖细奴逻受天命称王,白族部落首领张乐进逑将王位禅让给细奴逻,并将三姑娘许配其为妻。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大理一带的白族群众都要来“接三公主”进行拜会、祭祀,该俗历久不衰,一直持续到现在。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