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关于圆明园兽首拍卖的消息让广大爱国者揪心了很长时间,这几个铜像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造物价值本身,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历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的符号。回归与否,中国近代的落后与挨打注定被载入历史,永世不忘。当然,今天要讲的故事不是这个关于这几个让国人耻辱的铜像,而是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的石头:在大唐盛世,武则天竟然用“外国使者”守陵。
乾陵坐落于陕西乾县梁山之巅,距西安约80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其后—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在乾陵陵园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分布着61尊石人像,采用的原雕的手法,石人像残高在1.5米至1.77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在习惯上称其为“蕃像”、“宾王像”。用“外国使者”守陵,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守陵是臣属的职责,而使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奇怪的是,这些石像大多丢了头颅。人们不禁要问,乾陵为何要用“外国使者”守陵呢,他们为什么又只有身子没有头呢?宋人赵楷在为游师雄《乾陵图》所写的“记”中说“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余威遗烈,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镌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后人据此多认为这些蕃臣是前来祭奠唐高宗的人。联想到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唐王朝国势强盛、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臣服,在为高宗举行的葬礼时,边境少数民族领袖都前来参加。为了彰显皇威,武则天命人按照这些参加葬礼的首领的装束和模样,雕刻成石像,似乎也有道理。
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些石人像大多身穿圆领紧袖的左衽武士袍。衽,也就是衣襟。历史上,我国中原一带人民大多右衽,而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叫左衽。右衽和左衽也成为区分汉人和胡人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人员从石人像所穿的服饰中发现,在这些石像当中不仅有游牧民族,还有西域以及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而这些石人像双手无一例外地都抱着笏板。所谓笏板,是我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一般用象牙制成,在上面记载上朝要说的事。此外,还有20多尊石像身上发现了“玉袋”。所谓玉袋,就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都督、刺史随身携带的装官印的袋子。这些都在提示我们这些石像都是唐朝身居要职的官员,而不是使者。
研究学者们还发现,有的乾陵石人群像背后有不少开头写有“故”字,说明他们在石人像未雕刻完成时就已经去世。如西侧的阿史那弥射石人像名字前就带有“故”字。据记载,阿史那弥射是西突厥的首领,曾经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唐高宗继位后,阿史那弥射成为唐王朝的一名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公元662年去世死。而唐高宗是在公元683年病死,并在次年葬于乾陵的。那么,在唐高宗死前20余年就已经去世的阿史那弥射是不可能参加唐高宗葬礼的。而像阿史那弥射这样在名前刻“故”字的石人像竟然有十余个,这更加说明乾陵石人像群并不是唐高宗或武则天入葬时来参加祭奠的人。
既然石像不是高宗逝世后,武则天所立,那究竟是何时雕刻的呢?据史书记载,石人像在最初竖立时,背部都刻有他们的国名、官职和姓名。然而,现在只有几尊能辨别名字,其他都已模糊不清。
“空欢喜”为武隆县山名,原名轿顶山,在武隆县垢坪乡与丰都县交界处,说到轿顶山的改名,有这样一段故事。1930年,古历五月,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省第二路红军从丰都县来到垢坪坝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打土豪,...
自曲阜沿327国道东行50公里即到泗水县泉林泉群省级风景名胜区。泉林,为泗河源头,因名泉荟萃,泉多如林而得名,亦因此而名扬天下。据清光绪《泗水县志》载:泉群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现陪尾...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积1571平方公里,人口76万,现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镇、3个街道。先后获得“全国中部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
巴林全称巴林王国(The Kingdom of Bahrain)。国土面积706.5平方公里。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与沙特阿拉伯有跨海大桥相连接。截至2005年7月,人口...
在林州传统村落中,村庙是最为普遍的公共建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村庙为一村人乃至外村人共享,呈地缘关系。横水镇留马村有一座比干庙,便是具有这种功用的一座庙宇。比干庙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带檐廊。下面有高...
鄂伦春族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神秘的大小兴安岭地区是鄂伦春人的家乡,几千里的苍茫林海造就了鄂伦春人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他们就地取材、以狍皮制作服饰的传统。鄂伦春人在制作狍皮服饰时会...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奇特风俗,由于历史环境不同,我们对这些现象很难理解。在美国墨西哥的小镇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骷髅,究竟为何墨西哥人如此喜欢骷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可曾遇见或幻想过一群骷髅的狂欢...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