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灯 正月舞龙灯是中国传统的风俗。绥宁的龙灯有很多种,如草龙、布龙、板凳龙等。在这里仅介绍一下绥宁的布龙。龙头是用竹蔑和皮纸扎成的。龙头双眼圆瞪,上生红角,下飘黄须。龙身由一节节画上龙鳞的蔑筒连接而成。每五节用一根长竹竿撑起,供舞龙灯的人抓举。舞龙时,龙身蔑筒内插上点燃的蜡烛,远远望去,灯火通亮,宛如一条游龙翻滚。龙灯有长龙(也称提龙)、短龙之分。长龙,龙身由二十四节组成,长达十余丈。短龙有七至九节。龙头、龙身互不连接。每年腊月,村里都要成立龙灯会,由众会首出面募捐集资,作为舞龙灯(包括唱龙灯戏)的费用。龙灯扎好了,第一次出灯叫“迎春”。这天晚上,龙灯必须游遍全村,家家户户摆上香案,恭候老龙登门贺年,以示迎春接福,图个大吉大利。迎春后,即开始舞龙灯走村串寨,所到之处必须“接龙”。首先,由龙灯会的会首向对方村里下通知,告知龙灯今晚来贵村贺年。接到通知的村子,便在夜晚时分,在村口摆好香案供品等候。龙灯来了,舞龙头的人将龙头摇向香案边,听接龙人致欢迎词,领受鞭炮香火。然后双方说吉利话,致祝辞。这时,龙灯会的司礼笑逐颜开地拱手向主家恭贺新年,祝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家即笑着双手递上红包封。这叫“打包封”(预先将钱放在红纸里包好)。司礼收了包封后,龙灯便绕桌三圈,以示保佑村子里吉祥平安。于是“接龙”仪式结束后,开始贺新屋。村子里建了新屋的人家,都把龙灯接进堂屋盘旋一番,然后打个包封,求龙神保佑合家平安,万事如意。贺完新屋,舞龙开始了。在锣鼓鞭炮声中,龙头龙身龙尾,上翻下摆,翩翩起舞,绕成各种灯明烛亮的形状:有“开四门”式,意为四通八达,财源广进。有“首尾相顾”式,意为年头年尾万事如意。此时,灯游龙卷,令人目不暇接。锣鼓声,唢呐声,喝彩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热闹非凡。舞龙结束。开始演唱龙灯戏或唱龙灯歌,一直闹腾到凌晨。舞龙灯有许多禁忌,从农历正月初一出灯到元宵节后送灯,这期间,必须坚持每晚出灯,即使是下雨天不能外出,也要在屋子里唱一会龙灯歌,以免冷落了龙神。舞龙灯途中经过村子时,龙头龙身内的蜡烛不能熄灭熄灯,认为是很不吉利的,将给对方带来灾难。若两个村子的龙灯在途中相遇,龙头必须摆平以示礼节,否则,便会引起纷争。舞龙灯的习俗,给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色彩,展示了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
木叶传情不用媒 “高山木叶笑微微,十八满哥你会吹?你若吹得木叶叫,木叶传情不用媒”。这是流行于绥宁苗乡的一道情歌,它生动地表现了苗族青年男女以山歌联姻的有趣情景。每年三春时节,苗乡有上山踩青之俗。如:“隔河望见妹穿青,人无言语水无声。打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又如女的唱:“妹唱山歌接哥音,满哥你是聪明人,心里有话方好讲,纸糊灯笼心里明”。当对歌进入高潮、快分手时,男女则用山歌请女方表态。如:“郎上界来妹进冲,二人相好路不同。有心打个‘相思裱’,无心打个‘两头空’”。“相思裱”与“两头空”是用丝茅草或芒冬草叶结成的草裱。双方有回家的途中,女方则按自己的心愿结下草裱丢在路旁,向男方作出同意与否的表示。如果是“相思裱”,说明女方同意这门亲事,从此进入恋爱阶段,终身大事基本定局。如果是“两头空”,说明女方不同意。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
徽州人至今还把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分别叫做“初一朝”、“初二朝”、“初三朝”,又因为是过大年,所以总称之为“三朝年”。而把农历正月十八也像过年一样称为“十八朝”的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专称,现已鲜...
虽然前面介绍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猫》、《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世界是个整体,由多个国家组成。那说到国家,每个国家综合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