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阴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独特的祈福习俗。
法师恭恭敬敬地给主家装灯
渡阴床仪式已有百年历史,通常在冬季农闲时举行,由法师念咒作法,请动盘王派来合兵众将,护送受度诫者升天入地,带去金银财宝为祖宗消灾解难、加官进爵,以祈求祖宗更好地保佑全家兴旺发达、幸福安康。渡阴床是盘瑶男子追求幸福之梦,是舍身为家、慷慨赴难之行。从沐浴更衣、装灯挂灯、渡上阴床、魂游幽冥到返回阳界,历时两夜一天,可谓磨难重重。据说若是阴缘未了或法师道行不深,有可能留在阴间回不来了。
法师铺上渡阴之床
第一天晚饭前,主家沐浴更衣,喻意洗净凡尘,超脱俗世。晚饭后,仪式在主家厅堂正式开始。整个仪式从请盘王、谢盘王至送盘王,共有近50道程序,需要7位法师共同完成。各位法师身着法衣、手执法器,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渡上阴床
经过上香请圣、开坛接圣等十几道程序,终于请动盘王,下界施法。至次日凌晨,受度戒的主家正式登场了。主家姓赵,中年男子,身体壮实,满脸憨厚。法师给主家装灯、挂灯。主家将五盏油灯举至头顶,虔诚祈祷——“灯”与“登”谐音,兆示五福临门、登科及第。
魂游仙界。受度诫者俗称主家,父子相承,子孙世袭。爷爷度诫了,儿子一定要度诫,孙子(外孙)也要度诫
次日上午,法师在厅堂地面铺上厚厚的稻草,这便是渡阴之“床”了。或许唯有这最原始、最朴实无华的床,才能充分体现主家之虔诚、渡阴之艰难、功德之圆满。在主法师赵师傅的催眠下,主家昏昏睡去。主法师围绕着主家念咒读疏,另两位法师将主家扶起,送上阴床。接下来,7位法师悉数上阵,反复跨越阴床,上香焚纸,烧符跳神,吹螺念咒,直至功德圆满,主家苏醒。
神灯长明,照亮瑶家福寿绵长,生生不息
次日下午,进行另一出重头戏“招禾魂”。“招禾魂”,就是在主家正门外左边设坛作法,祈求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主法师从厅堂一路吟唱,步履优雅,曲调悠扬,舞出正门,首先祷告天地、拜谢诸神,然后一手拈秤,一肩挑谷,向天洒酒,朝地抛米,细诉吟颂主家贤能功德,诸神庇佑,兴旺发达。
招来禾魂祈求五谷丰登
第二夜是设宴答谢盘王,美酒佳肴,载歌载舞,颂扬盘王普渡众生。宴罢散席,正是良辰吉时,恭送盘王返回仙界,仪式到此圆满完成。(摄影:湖光秋水)
常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智慧谋略非常人可比。臭皮匠终归是臭皮匠,不可能成为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
渡阴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独特的祈福习俗。法师恭恭敬敬地给主家装灯渡阴床仪式已有百年历史,通常在冬季农闲时举行,由法师念咒作法,请动盘王派来合兵众将,护送受度诫者升天入地,带去金银财宝...
梅花大鼓起源于北京,又名清口大鼓,过去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后金万昌对该曲种进行了改造创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金万昌改革后的梅花调唱腔娓娓...
“咸”与“甜”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海南吃水果上。一般食物搭配,如饭后甜点,餐前开胃水果,都是建立在“咸”上的少许“甜”;倘若一直吃甜食,大部分人的口腔里会产生对咸食的渴求。唯有海南吃水...
“除夕”是指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俗称“三十晚上”。除夕是春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除夕,就是“岁除之夕”,这里的除有去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每年的最后一天,新...
响水桥横跨杨溪铺镇卜家河口,原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因其河水流动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几里外都可听到而得名。原桥是民国十四年修筑,桥面为块石铺成,两边设青石栏杆,桥高15米,宽3米,长10米,1958年因...
保定的美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汉墓中发掘出的大量造型精湛、工艺奇巧的文物中,可见当时艺术水平的高超。元、明、清以来,保定的著名画家有田汉卿、王朴、金百陶、谢签礼、吴焕彩等,颇有名气,民初又有姚丹坡、...
惠东县城平山与大岭镇之间,西枝江缓缓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过。在平山青云社区靠近西枝江边的一个小山峁上,巍峨地矗立着青龙潭塔。青龙潭塔的前身叫“青云阁”,建于清代中叶,在上世纪50年代倒塌。青云阁的位置...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 今山西省闻喜县),东晋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郎。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注释 《山海经》、《尔雅》、《楚辞》、《方言》、《穆天子传》的学者。他生性喜好搜奇猎...
据传,白依人的祖先,原来住在永胜县的莲瓦塔鲁地方,是蜜蜂引路,把他们带到了夸萼山这个好地方,后人为了报答蜜蜂,便把穿着的服饰制作成“蜂装”,吹奏唢呐传承民族的历史,歌颂自己的祖先。故而,白依人用火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