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白依人的祖先,原来住在永胜县的莲瓦塔鲁地方,是蜜蜂引路,把他们带到了夸萼山这个好地方,后人为了报答蜜蜂,便把穿着的服饰制作成“蜂装”,吹奏唢呐传承民族的历史,歌颂自己的祖先。故而,白依人用火草布制作的“蜂装”以及唢呐,成为了本民族的族徽。
白依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其民族乐器、歌舞深受人们喜爱。热情的歌舞表演,热闹的篝火晚会,精妙绝伦的山歌对唱,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彝乡风情。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六合彝族乡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夸萼氏密息会,从这天开始,彝族白依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五星村,尽情狂欢三天三夜!
祭祀活动从迎宾开始,号角吹响,唢呐声声,迎接远方参加祭祀的客人。随后,在白依老者的主持下,祭祖活动开始。
祭祖完成后,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狂欢会场,歌舞狂欢拉开了帷幕。热闹的开场表演后,由白依人自行创作的舞台情景歌舞表演开始,表演共分四篇《迁徙》、《爱情》、《婚嫁》、《生活》,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的掌声。
据了解,“密息会”是六合彝族乡白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三到三月十五,居住在夸萼山上的白依人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于白沙自然村后面松柏环抱的密息本主庙,进行祭祀、唱戏、跳舞、对山歌,狂欢三天三夜,共度传统佳节。
密息会,是白依人的传统节日,历史上,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居住在夸萼山上的白依人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白沙自然村后面松柏环抱的密息本主庙,祭祀本主、唱戏、跳舞、对山歌,祈求吉祥平安。
解放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白依人的密息会活动一度中断,据老人讲,1963年和1964年恢复活动两年,1966年密息本主庙被拆毁之后,就没有在密息庙集体活动过,有的因家庭不平安,到本主庙去祭祀,祈求平安吉祥,有的农忙结束后去祭祀,离本主庙较远的村子则在村外固定的祭祀点祭本主。
1991年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五星、南坡、上萼坪、河东四个村的白依人聚集于五星大村,表演文艺节目,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但之后也没有延续下来。
1999年12月15日至17日,六合彝族乡党委政府组织白依人四个村的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和教师代表在五星村召开民族工作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的决定是恢复白依人的三月十三民族节活动。根据四个村的人口情况,四个村分为两组,五星村和上萼坪村为一组,河东村和南坡村为一组,每组两个村主办一年,隔年一轮。之后密息会活动就一直延续下来了。2000年农历三月十三至十五,白依人四个村聚集于五星村恢复开展文艺活动,当年命名为“夸萼氏三月十三民族节”。2001年3月25日,民族节前夕,白依人四个村的村干部在河东村委会召开民族节筹备会,会议认为上一年确定的“三月十三民族节”的提法没有突出白依人传统节日的特点,经筹备会议与会人员讨论,决定将民族节定名为“夸萼氏三月十三密息会”,“密息会”之名才一直沿用下来。2001年密息会进行了对唱《阿扎哟》比赛。
2010年的密息会,逢春耕农忙在乡政府召开了一个白依人乡村干部参加的民族工作座谈会而没有在五星开展文艺活动。2011年密息会,因五星村的活动场所成危房拆除而改在南坡村委会活动。2011年县民宗局将五星大村列为地州结合部少数民族扶持发展村,修复了戏台,并实施了民族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制作了《相约密息会》等打跳音乐。2012年的密息会,除了在舞台文艺表演,还组织了集体广场打跳,首次举行了唢呐比赛。2012年五星白依大村列为民族团结示范村,在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的同时,修缮了五星民族文化活动场所的大门围墙,并对北围墙进行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绘。2013年密息会首次邀请到了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他留人前来参加密息会,邀请到了国家民委《民族画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2014年密息会,首次恢复了密息庙原址集体祭祀活动。
据传,白依人的祖先,原来住在永胜县的莲瓦塔鲁地方,是蜜蜂引路,把他们带到了夸萼山这个好地方,后人为了报答蜜蜂,便把穿着的服饰制作成“蜂装”,吹奏唢呐传承民族的历史,歌颂自己的祖先。故而,白依人用火草布...
“祭窑”是景德镇窑业历史上形成并世代传承的民间祭祀习俗,是列入江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地方性和行业性极强的民俗记忆。景德镇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窑仪式,主要...
1954年,台湾当局曾对岛内居民作过一次比较完整的姓氏调查,结果发现全台湾一共有768个姓,其中复姓4个。说到台湾的姓氏,有人曾说过一句玩笑话,假若你初次结交一个台胞,如果不知道他(她)的姓,就尽管称...
洗手间是我们日常使用极为频繁的地方,也由于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是众人共享的,所以在使用时就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影响了下一位使用者的情绪,而国外使用洗手间与国内有些地方是不太相同的。排队不论男生或是女生,如果...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是金代时期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面积约达344万平方米。分布范围北达1....
在距县城北十几公里的唐河、泌阳河、毗河交汇处,有一个因河而兴的古老集镇——源潭街,在今之前的几百年间,它一直是宛东唐北一带著名的经济、文化和商贸重镇,与本市的石桥、马山口、荆紫关一并被誉为南阳四大名镇...
黔东南水族实行木棺土葬。有三种安葬形式:一是随死随葬,就是不择时日随时安葬。这种情况一般是死者死时的日子不好或家庭贫苦所采取的,但不能当天下葬。二是择日安葬,即人死后,查阅水书直到有适宜安葬的好日子,...
甘肃陇中地区地处甘肃中部,横跨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四市的靖远、会宁、安定、通渭、渭源、陇西、临洮、秦安、甘谷、武山、静宁等县的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在这一地区,遍布各个城镇乡村落的庙宇和虔诚的...
土家族人民喜欢山歌,也喜欢跳舞,尤喜摆手舞。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也有初一的,因地不同),青年男女便聚齐鸣锣击鼓,摇摆呐喊,在摆手堂前,身披被盖,手持棍棒,边唱边跳。有的地方在摆手堂前还设有土王庙,庙前...
大孤山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东沟境内。说到孤山的庙会,据孤山镇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之举。”每年的四月十八天后宫举办民间娘娘庙会,这一天是天仙圣母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为庆祝圣诞而兴办庙会。规模鼎盛时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