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地区
阿拉善盟是中国骆驼的主要产区,全盟骆驼数量最多时达到25万峰,占全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荒漠戈壁占80%以上。植被覆盖率不足20%。牧草种类以“扎干”即梭梭和珍珠、红砂等29种灌木和半灌木牧草为主,是骆驼主要的采食牧草。阿拉善独特的自然环境,选育和造就了骆驼这种耐干旱、耐粗饲的优良畜种,使草原和畜种相得益彰。从古迄今这里都以生产骆驼闻名,是中国的“骆驼之乡”,自然也就成为蒙古族祭驼的发源地和盛行区。
蒙古族祭驼活动的分布区域较为广大,最集中的地区在阿左旗的乌力吉、银根、吉兰泰、敖伦布拉格,阿右旗的塔木苏、笋布尔、努日盖,额济纳旗的温图高勒、古日乃等地。祭驼活动主要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牧民中举行,同时辐射全盟各苏木镇及相邻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市的部分旗县,以及青海、甘肃、新疆及蒙古国的部分地区。
祭儿驼程序
祭儿驼有以下程序内容:
祭祀仪式的主持。主持人实行逐户交接、轮流“坐庄”形式,在前一届结束时即已确定。本届活动开始前完成邀请喇嘛、准备炊具、赛事安排等事宜。
各牧户准备祭祀供品和其他用品。收集齐各自的驼群,特别是种公驼和适龄母驼,都要赶到现场。带足自己全天的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祭驼当天不用通知,牧民自行前往。仪式早晨开始,首先点燃敖包圣火,喇嘛开始诵《贡吉勒塔目》,祭众先转敖包,在敖包上供奉哈达、食品,把带来的骆驼鼻棍子、缰绳拴挂在敖包上,然后祭洒白酒等。诵经结束后进入庙内,点燃酥油灯许愿。在骆驼神像前摆放供品,有煮熟的羊背子、奶食品、水果、哈达等。
今云霄城内有城隍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有近三百年时间。农历五月廿三日,是云霄县“城隍公生日”。但城隍夫人生日,估计连城隍的庙祝们也说不清楚。其实,云霄还有一座城隍庙,它不在云霄城内,而在荷步村庵...
在兰州远郊的连海(红古川和八宝川)地区,汉族群众格外注重“祝寿”活动,“寿日”来临一定要办得热热闹。男女年满49岁,即在本人生肖第4轮末的来年正月,便举行祝寿活动,俗称“接本年”。此项活动仅限于近亲及...
立春立春,长汀客家人谓之“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元宵节长汀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
赤峰的饮食特点仍以内蒙古草原风味为主,大街上有很多出售风味小吃的摊点,多以烤制的面食为主,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如哈达火烧、对夹(一种饼夹肉)等。此外,就是在内蒙古各地都可见到的手扒肉、烤全羊和各种各样...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赫哲族的小年。关于节俗的用意,与汉族说法相同,是为了送灶神上天。为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要往灶神画像的嘴上抹“拉拉”(一种粘粥饭)。有的把“拉拉”抹到灶门上,目的都是为了把...
双月桥在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这里是孔子贤徒子路的故乡,名泉如林,溪流纵横,山川秀丽。双月桥的来历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双月桥当初只是一座连接两村的木桥。这一年,连续几天的大雨,把这...
对苍南县灵溪镇大观南山边郑姓村民来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中秋节,在该地有“尝新不值七月半,七月半不值八月半”的说法。郑姓人过中秋之所以特别排场,就是因为在这天他们要祭请家神“三乳妈”。中秋节这天,郑...
云通寺位于太行山东麓浅山区,河北省临城县城东南方向北盘石村,国家2A级生态旅游区邢台市交通局丰乐园内。寺后远山千岭竞秀,门前近水泜河东流,周围果木塞川,林木蔽坡,红墙金顶犹如海市蜃楼在绿海碧波之上浮现...
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始终贯穿于布朗族的全部宗教生活中。在布朗族的神灵观念中,鬼神不分,鬼神有善有恶。对于善神善鬼,人们对它采取亲近和依靠的态度,凡婚丧、节庆都要向它祭献、卜问,一切都要征得神灵同意后才能...
蒙古族历来有祭天、祭山、祭火、祭星、祭佛灯、祭敖包、祭成陵、祭吉雅其等活动。祭敖包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叫“脑包”或“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成的石堆,极个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