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有棵形似云浮、状如苍龙的劲松,人们依此松建筑了寺院,名“松云寺”。据了解,这棵古松的树龄在2000年以上,当地人对该树爱护有加。单论长势、形态,古松在全国也很罕见。该树主干横向生长,号称“天下第一松”。
古松主干高约3米,树枝曲折盘旋,先向东北方向伸展挨着院墙,又回转往西南方向伸张,遮盖着整个古寺禅院。
古松树干多处被蛀空,布满麻点虫孔,工作人员用黄泥封堵了虫洞,外面抹上水泥进行装饰。
为了保护需要,几年前,有人在此树树底撑起了9根水泥的“拐杖”。
松云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8年,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站在寺庙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稍有些破旧的寺庙,朱红色的木质大门,看起来灰头土脸,没有辉煌壮观的外表,却给人一种沉稳质朴的岁月感。
从大门进去后,便见一棵千年古松盘踞在院子的西边,大约两个人能手拉手能抱住,松树不太高,和门檐差不多,旁边立有一座古碑,上面写着松云寺几个字。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棵松树在大约一丈的地方开始蜿蜒盘踞,向东北方向平行成长,树枝之间扭曲成一片,其中还有一根枝丫朝着南边的方向生长,两根枝丫盘旋交错,就好像一条苍龙盘踞在此,茂密的枝叶就好像一把巨型大伞,覆盖在寺院的上空,守护着这方天地。因此,有人就发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叫松龙寺呢?可能是因为树顶上的叶子如翻江倒海的云海吧,所以松云寺听起来更加有意境。
松云寺里不大,放眼望去都能看个全面。三间前殿,三间后殿,七间偏房,房间比较简陋,土木结构的房子,涂上一层白色的漆,和那些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寺庙不同,松云寺给人的是一种沧桑古朴,朴实无华的感觉。
顺着主路往前走,便到了大堂,这里面供奉的是关公,立于正朝大门的方向,威武雄壮的站在那儿,挥刀直下,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筒壁加身,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感。在大殿的另一侧还有一个求子娘娘的塑像,受到了众多女性的喜爱,尤其是想要孩子的,更是逢年过节前来朝拜,希望自己能够梦想成真,喜得贵子。所以,在奇松树枝上,有不少红色的布条缠绕在它的身上,这便是人们许下愿望的象征。
和其他大型寺庙比起来,松云寺的大雄宝殿雄伟气派的样子在这里完全被泯灭了,如果要是没有上面的匾额,谁也不知道它就是大雄宝殿。作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它和其他大殿一样也都是灰头土脸的,里面也不大。
看完了这些,站在院子里,看着头顶葱郁的千年古松,用自己弯曲的身体支撑起这片天地,这种纯天然形成的形状,当真是百年难遇,所以,也有人在想,这会不会是一种启示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关于古松的传说了。
相传当年王莽在废除汉朝自己称帝之后,他觉得刘秀是他的心腹大患,便派人追杀刘秀。而刘秀逃到了商洛杨斜,当时这里是一片密林,王莽等人找不到,最后无奈返回。而刘秀姻缘巧合下躲在了这棵古松上,还一不小心给睡着了,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安全了,就这样莫名的化险为夷。后来刘秀率领自己的士兵,推翻了王莽,自己称帝,便是后来的汉光武帝。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还编写了一首诗:刘秀落难山为证,东汉江山树有功。天若无情天已老,树若有情树长青。看来这可古松树和刘秀还真的是有缘分啊。而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经从这棵古松下路过时,写下了“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依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的千古诗句。
此时此刻,站在古松下,当真是觉得心灵好像遭受了一番洗涤,整个人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尤其是,看着这棵千年古松,一种肃穆之情油然而生。相比较于其他寺庙的辉煌建筑,虽然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种破败、陈旧的古寺环境,甚至有些寂寥,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前来这里观赏的游客,大家来这里体验的就是这种年代感,这也是有故事的一种表现。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