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县狮舞是沧州市沧县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历史典籍记载,沧县狮舞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沧州狮舞以同乐会形式存在,早年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
沧县的狮子舞素以火爆、热烈、凶顽、技多、逼真、英姿而著称。狮子头以纸浆粘制而成。有的狮子头下巴可活动,舞狮人在狮头内控制能完成张口咬球、打哈欠等动作;有的狮子用铁片制成眼皮,能完成睁、闭眼动作。无论何种类型,狮子头都是锯齿獠牙,两目圆瞪,血盆大口,鲜红长舌头耷拉口外,一副凶猛之相。狮身用麻编制,将麻染成红绿黄三色,用绳线贯穿其中,固定于黄披布上。狮背上有一弹簧上连大绒球,狮子走动时绒球颤动不止。尾部用麻制上翘。狮子头上还安有串铃及彩绸。狮子队一般有大狮子2-3头,小狮1-2头。大狮由两人扮,一人手持狮头,狮子颈部毛下披,另一人弓腰紧抓前者腰部,将狮身麻披缚搭在背上。狮的腿脚由演员的腿脚附以绒麻扮成。小狮一人扮,头顶狮头,身披狮皮毛,手足着地。
狮子舞的舞姿颇为丰富,多是模拟狮虎的动作并加以艺术加工。主要有三摆头、滚绣球、上高桌(八仙桌叠放5-6米高,狮子在上面登攀跳跃)、越障碍(场中放八仙桌,在引狮人的逗引下窜跳桌子)、饿虎扑食、狮子直立(舞狮头的演员双脚站于后面演员肩膀上舞动,极像狮子直立)、吞球、争球、咬架、打哈欠、挠痒痒、呈球等舞姿。狮子舞倍受群众喜爱,久演不衰。
沧县狮子舞的打击乐不同于外地,主要以快节奏见长,鼓点火爆热烈。1986年后,沧县狮舞在伟统表演的基础上与武术、杂技结合,并吸收南狮派系的部分特色,创新了各式高难度动作,打击乐节奏铿锵有力,奇波跌起,展示了火爆热烈、勇猛惊险、刚柔相济的威武气势。
沧县狮舞是沧州市沧县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历史典籍记载,沧县狮舞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沧州狮舞以同乐会形式存在,早年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沧县的狮...
捷克主要的法定节日有:1月1日 元旦3-4月 复活节(星期日至星期一2天,具体日期每年有变化)5月1日 劳动节5月5日 布拉格起义日5月8日 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7月5日 康斯坦丁和麦托杰耶传教士纪念日...
秦始皇末期,刘邦做亭长时,有一天夜里刘邦喝醉了酒,前行者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阻挡在路上。请求让我们回来。刘邦正在酒意朦胧之中,似乎什么也不怕,说:是壮士的跟我来,怕什么!由是勇往直前,刘邦挥剑将挡路...
汉沽飞镲(chǎ)大约产生于清朝光绪初年,解放前养船人家都有“飞镲”的道具。用于出海作业,渔业丰收、捕捞归来等喜庆活动及酬神。汉沽“飞镲”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 、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
欧洲结婚当天才开拍婚纱照,而拍好的婚纱照经常压箱底。而且对于欧洲人来说拍婚纱照是不吉利的。现在中国人办喜事,小到拍婚纱照,大到结婚婚典礼,几乎都“从洋”,真正的激进式中国婚礼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少见了,婚...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
固安县官庄村位于县城北五华里处,北依永定河,西邻大清河,是固安境内较为古老的村落之一。现仍在该村生存繁衍的诗赋弦是流布在京固一带的地方稀有剧种。诗赋弦的前身是明未清初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称为...
马耳他共和国(The Republic o fMalta)简称马其他。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40.12万人(2004年)。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的90%,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官方...
“龙鱼戏”是流传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使得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散发出它独特的人文魅力,成为闽北地区民间非物质文...
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