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木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庙宇到家庭,从神象到木偶头,各种木雕艺人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巧。
闽南最常见的木雕工艺品,莫过于家庭里的酸枝木、红木、楠木制作的家俱和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
酸枝木即檀木,木质极为细密坚实,通常用来制作太师椅、供桌、茶几。椅背和扶手,总是做成柔和的弧线,刻上流畅贯通的线条,并雕缕出十分精致的凤、鹤、花、瓜果等图形。有的还有大理石。这些大理石大都由云南来,也有称云南石。大理石都经过细致的琢磨,显出如中国山水画般的景色。镶嵌在黑的或红的木雕之中,有站一种特殊的魅力。
供桌分上下两块,高的为中案桌,其下为八仙桌。其雕艺多展现于桌前檐下及前边的两桌脚。有的为缕空的方胜连环或云头纹,有的更雕上八仙过海、武将骑马的场面或花岛山水的风景。人物表情生动,栩栩如生。在那样小的画面里,把景物雕得那么纤细、灵活,堪称一绝。
闽南的红眠床,也是民间工艺师显示身手的地方。一般人家的床都是用楠木,比较有钱的有檀木、红木、鸟心石木。床的左右背面都有床篱,顶上有床盖,正面的上沿和两边也伸出一截床篱来。这些床篱,厚约寸余,不是精雕细缕,就是彩绘斑烂。讲究的床篱要里雕外雕,俗称内枝外叶。通常雕刻的多为象征吉祥之物,如石榴多子、麒麟送子、牡丹富贵、凤凰呈祥等。
早年大厝的木窗格,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工艺。据说,将木材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的形式与图案变化有上百种之多。
闽南多寺庙,这些庙宇又多是重资兴建,石雕木缕,无处不是精工细琢,留下了许多传世的雕艺作品。在庙宇的雀替、通道、神龛、门扇、窗格、莲麻、乃至斗拱,都留下艺人们的绝妙手艺。如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间的24尊飞天乐伎,以波斯古基督教天使安琪儿的形象结合我国传统的工艺雕成。圆唇,裸胸,曲线动人,背后有一对翅膀,双手执乐器或捧文房四宝。这些立体雕放慢的飞天乐伎,个个美丽优雅,表现出当年艺人们精妙的木雕工艺。这种工艺也传到台湾,连雅堂在《台湾通史》里说:“雕刻艺术,木工最精,台南为上,而葫芦墩(今丰原)次之。尝以径尺坚木,雕刻山水楼台人物,内外玲珑,栩栩俗活,崇寺巨庙,以为美观。”
不过,庙宇中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妙相庄严的佛象。安海龙山寺的“通身手眼”木雕观音,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台湾的龙山寺,据说有四百多座,其源头便是泉州安海的龙山古刹。据志书载此庙“始于东汉,重兴隋唐”。正殿二米多高的观音立象,是用一棵千年古樟树的躯干雕成,立于石莲台上。头戴花冠,眉目清秀,端庄慈样,肩膀下面,主手垂弯合拱于胸前,两侧则向上或向前伸出1008只手,每只手掌心各雕一只眼,带镯,分别拿着书卷、钟鼓、珠宝、花果、乐器等物品。整个作品缕刻得繁复入微,层次清晰,旁生眼手,千姿百态,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在变化中又烘托了主体,显得自然生动,气韵万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台湾早年庙宇的建筑和神像的雕塑都请闽南的师傅。如曾永义先生所说:“台湾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师傅之手,之后,才由他们培养了第一批台湾本土的神象雕刻师傅,代代相传,沿续至今。”
除了庙宇的神象,还有家家户户神龛里供的神像,以至在闽南形成颇具规模的雕刻神象的行业,俗称“刻佛仔”,或“装佛仔”。
闽南的“刻佛仔”以泉州为代表,色泽浓重,技法繁杂,与真人的头、身比例有所变异,在生动的气韵中别有一种庄严。尤以“干漆手抽法”制作线饰,形成独具的特色。
木偶头的雕刻,是闽南木雕的又一特色。最著名的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刀法细腻生动,眼皮、眼眶、嘴角、酒窝无不自然如生。不但可以一眼看出生、旦、净、末、丑,而且各行当从老到小各种年龄也瞬时可以感觉出来。甚至人物性格的刚正粗豪奸诈阴险,也都体现得极为准确逼真,神韵十足。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