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遍地是石,石雕最具特色,尤以惠安石雕最为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惠安出土的五代墓葬,就发掘出各种装饰花纹的石雕物。明初,惠安崇武有专门的石雕作坊。明末,福州等地就有惠安石匠开设的石店,雕刻石具、石碑,并有仿画雕缕之作。大者,如清源山下的老君岩石雕,依天然巨石而成;小者,如摆设案头的青斗石笔架、镇纸,上边雕龙刻凤,令人把玩不忍释手。泉州洛阳桥的石狮石刻和老君岩石雕,台湾龙山寺八对大龙柱,集美陈嘉庚先生陵园的各种历史人物、花岛兽虫的石雕石刻,南京中山陵前的华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座,菲律宾马尼拉解放纪念碑前的两只狮子都是闽南石雕的代表作。
闽南石雕工艺有园雕、浮雕、沉雕、影雕几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
最绝的是园雕。一块石头,上下左右都要经过加工,缕空多,精度高,难度大。最早是石狮子口中那可以滚动的石珠子,令人惊叹,以后发展到牧童手中细若火柴梗的牵牛绳。其工艺的难度,非高手不能企及。
浮雕是石面上作精雕细刻,形象凸起,有立体感。惠安的石雕刀路活泼,线条清晰,一块石板上众多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各有特色。
沉雕形象下凹,简练分明,大多是雕刻文字、花卉之类。惠安艺师曾用沉雕手法在青石上加工出石雕小屏风,十分精致玲珑。
影雕细腻逼真,是在青石板上用不同型号的纲纤,千镂万琢,靠铅点的疏密、深浅、粗细、虚实结合,相映成象。
闽南石雕,既是灵工巧匠的高超手艺,也离不开大自然赠予的精美石材。崇武的峰白,东园的细花,张坂的花岗,螺阳的古山红等花岗岩石质坚硬,色彩斑烂莹洁,十分美观。而民间俗称为青斗石的玉昌湖青石,质地精细,色泽青翠,光可鉴人,不忌酸碱,不反潮,不长青苔,夏署散热快。这种青石雕最受欢迎。
台湾比较缺乏这些精良的石料。早年的石雕,不但师傅都是由闽请去,连石料也都从惠安等地载去。也因此一般的民居房舍,就不像闽南就地取材,多用石料,且随处可见石雕。台湾大多数石雕都集中在庙宇和墓地。
台湾的石雕技艺由泉州惠安传去,并在那儿扎下了根。特别在花莲。石雕艺术有一定的发展。但49年后断绝与大陆的贸易,使闽南石材难以到达台湾,只好取用台湾的观音石。观音石质松多孔,适合复杂的雕缕,但极易风化。因此石雕水症难以达到如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和艋甲龙山寺所留存的那些旷世之作。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