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个月,摇鼓老卖货又到这里。鸡蛋脸赶紧把阿爸接进厝。摇鼓老入门一看,嗬,囝婿(女婿)厝(房子)真好啊,家私齐全,都是金铛铛,眼珠都看花了。吃了点心,摇鼓老要屙屎,鸡蛋脸拿纸给他。这是什么纸?金光闪闪,薄薄的,啊,是金箔!摇鼓老舍不得擦,带回自己厝。
到了厝内,摇鼓老把米筛脸、鸭蛋脸叫来:“哼,你们有福不肯离!当初叫你们嫁给蛇郎君,不肯,你看看,你妹厝内多好,连擦屎纸都有是金箔!”
鸭蛋脸听取,后悔,米筛脸听了,一夜闲不着。想“可惜,可惜!我若是蛇郎君的某,不用种田,不用挑水,手一伸,嘴一张,什么都有有,多惬意!”第二日天没亮,她就赶紧找鸡蛋脸去。
鸡蛋脸看阿姐来,十分欢喜,问长问短;米筛脸顾不得应,两只眼睛东看西看,啊,真的,不假!就起了坏心肝啦!
鸡蛋脸要都吃,看看水缸没水,就要去挑水。米筛脸也要去,就一齐出门。
路上碰到一个打糖客。米筛脸问:“打糖客,打糖客,你看看,是我美,还是我小妹美?”打糖客说:“宁可看你小妹屁股,也不看你的脸!”
米筛脸听了,气半死,说:“小妹啊,你美,那是你头上有金钗。你把金钗给我戴,再去问一问。”
鸡蛋脸老实,把金钗给米筛脸。两人又走,碰到一个箍桶的。米筛脸问:“箍桶客,箍桶客,你看看,是我美,还是我小妹美?”箍桶客说:“宁可看你小妹屁股,也不看你的脸!”
米筛脸听了,气半死,又说了:“小妹呀,你美,那是你的衫比我好,我们换换衫,再去问一问。”
鸡蛋脸又把衫换了,再问过路人,过路人应的,还是打糖客那句话。米筛脸说:“大家都讲你美,我不信!到水井头照一照,比一比!”
到了水井头,鸡蛋脸把头在水井口一伸,米筛脸牙一咬,手一推,把鸡蛋脸推下井了。
米筛脸害了小妹,挑着空水桶回厝。她平时懒惰惯了,现在也改不了,头不梳,脸不洗,水不挑,地不扫,一厝乱糟糟。 过了几日,蛇郎君回厝,一进门,吃一惊;地上灰蒙蒙,水缸空荡荡,灶门冷冰冰。再看看某,唉呀,怎么变得满脸麻子,人又高又胖;脚又宽又大。奇怪!就问:“你的脸怎么变成这样子啊?”
米筛脸说:“隔壁婶婆炒芝麻,我去看,芝麻爆来,喷了我满脸,就变成这样子啦!”
蛇郎君又问:“你的脚怎么变得这样大,人怎么变得这样高啊?”
米筛脸说:“我日日盼你回来,站在门槛踮着脚看,站呀站,看呀看,脚步就站大了,人就踮高啦!”
蛇郎君听听,不信哩!看看水缸没水,就去挑。到了水井头,井内飞出一只鸟仔,一身金毛,歇在井盘,对着蛇郎君叫:
“蛇郎,蛇郎,你真糊涂,
姨仔推下井,
大姨来当某。”
蛇郎君打了十水桶水,金鸟仔叫了十遍地开花。蛇郎君奇怪,拿起一头金一头银的扁担,对鸟仔说:
“是我亲,歇我金;
非我亲,歇我银。
快快栖了起,
随我回厝门。”
鸟仔“吱”一声,飞在他扁担金的一头。蛇郎君挑水到厝。米筛脸在梳头。鸟仔歇在桌边,又叫了:
“蛇郎、蛇郎!
你零点糊涂。
姨仔推上井,
大姨来当某。”
米筛脸一听,惊得心“扑扑”跳。拿起木梳打过去。鸟仔的一只脚跛了,一只眼瞎了。它飞到屋檐,又叫:
“阿姐羞,阿姐毒,
打我跛脚兼瞎目。
用我木梳抹我油,
盖我金被穿我裤。”
米筛脸一听,气半死,把小鸟仔捉下杀了,放到锅里煮。她盛一碗肉多的给自己,剩下的骨头呀、汤呀给蛇郎君。米筛脸端着碗,拿筷一拨,咦,奇怪,肉全变成骨头啦!看看蛇郎君的一碗,全是肉!她气了,把两碗鸟肉统统倒入后门水沟。
第二日,水沟长出两株竹。蛇郎君走过,竹竿直溜溜,不摇不动;米筛脸走过,竹竿弯下来打她。过来也打,过去也打,打得她手上、身上都是伤。她气死了,砍了竹子,做成两把竹椅。蛇郎君坐上去,稳稳当当;米筛脸坐上去,竹椅夹得她叫天叫地,痛半死。米筛脸又抡起斧头,把两张竹椅劈了当柴烧。
蛇郎君隔壁,住着婶婆。这一日,婶婆婆来讨炉火,米筛脸叫她去炉洞掏。婶婆掏呀掏,咦,掏着一个“红龟饣果”米筛脸想想:一定又是小妹作怪,不如给婶婆吃了!免得再生出事来。说:“婶婆,米龟饣果送给你吃!”
婶婆趁热咬一嘴,嗬,香喷喷,真好吃。她舍不得吃,拿回厝放在菜橱边。一会。她的孙仔回来,叫肚饿。婶婆说:“别叫别叫,菜橱边有一个红龟饣果,你拿去吃!”
孙仔开了菜橱,一看,什么红龟饣果,只有一个小小查某囝。查某囝说:“小弟呀,我的肩头给婶婆咬了一嘴,你拿块泥土给我补一补。补好了,我们结拜当姐弟。”
孙仔赶紧挖了一点土,糊在查某囝肩头,一下就长成了肉。婶婆把小查某囝放下地,眼睛一眨,哈俏皮小查某囝变大了。愈变愈大,变一个大人。细一看,唉哟,是鸡蛋脸,蛇郎君的某呀!鸡蛋脸把自己怎样被害怎样受苦,讲给婶婆听。婶婆叫孙仔把蛇郎君请来。
蛇郎君来了,婶婆说:“我有一人孙查某囝,你识一识。”就叫鸡蛋脸出来敬酒。蛇郎君一看,啊,她跟鸡蛋脸真象啊,又不敢认,接过酒,饮了两杯。奇怪,这酒呀,头一杯甜,蜂蜜一样,第二杯苦,黄连一样。他问:
“一瓶酒,两样味,
怎么一杯苦来一杯甜?”
鸡蛋脸随声应:
“头杯甜,二杯苦,
我两个本来是翁某。”
蛇郎君听了,抱着鸡蛋脸哭了一场。两人拜谢了婶婆,双双回厝。
米筛脸看见蛇郎君和鸡蛋脸回来,知道事情败露了,赶紧逃,光到水井头,一纵身,跳井淹死了。
鸡蛋脸和蛇郎君亲亲热热过着好日子。
讲述者:伊阿彩
记录整理者:王金焕
1979年8月采录于北沙乡东沙村(闽)
流传于本县闽南语区
甘肃庆阳节日节令民俗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阴历年末岁初,人们历经一年的辛劳,值此冬尽春至之时,都需要歇一歇,认真隆重地庆祝一番。因此,春节是庆阳人一年中最大、最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每到农历年关将近,人...
城阳村的村西有条张家胡同,相传是当年名道张三丰没当道士时居住的地场。说起当年没有出家入道的张三丰,那可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家境殷实,到了成婚的年龄,前来说亲的媒人踩破了门槛,最后,父母做主,给他...
这个《蛇郎君》故事,流传于温州的闽南语地区——洞头。从前,有一个摇鼓老(货郎),日日挑担串乡卖物事。摇鼓老有三个查某囝(女儿),大的米筛脸,老二鸭蛋脸,小的鸡蛋脸。有一日晚上,摇鼓老卖货回来,路过一户...
在渭南富平县觅子乡南张村铁佛堡东南,有一尊铸造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的铁佛,被称为“富平铁佛”。这尊站立的铁佛高达5.32米,仅次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普照公园铁佛寺内高8.24米的北宋释迦牟尼佛...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是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的一种传统民间春节欢庆形式。每年从春节开始,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要历时一月之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的活动形式有社火、春官、歪官、蛮鼓、板对等。蒋村正月民俗...
常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智慧谋略非常人可比。臭皮匠终归是臭皮匠,不可能成为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
渡阴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独特的祈福习俗。法师恭恭敬敬地给主家装灯渡阴床仪式已有百年历史,通常在冬季农闲时举行,由法师念咒作法,请动盘王派来合兵众将,护送受度诫者升天入地,带去金银财宝...
梅花大鼓起源于北京,又名清口大鼓,过去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后金万昌对该曲种进行了改造创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金万昌改革后的梅花调唱腔娓娓...
“咸”与“甜”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海南吃水果上。一般食物搭配,如饭后甜点,餐前开胃水果,都是建立在“咸”上的少许“甜”;倘若一直吃甜食,大部分人的口腔里会产生对咸食的渴求。唯有海南吃水...
“除夕”是指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俗称“三十晚上”。除夕是春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除夕,就是“岁除之夕”,这里的除有去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每年的最后一天,新...